王晓强丨甲骨文龙蛇概念涉及字的造字规律 - 世说文丛

王晓强丨甲骨文龙蛇概念涉及字的造字规律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王晓强丨甲骨文龙蛇概念涉及字的造字规律
——我的《〈易经〉涉及文字造字字境的秘密》之龙蛇概念涉及文字的再解释


1

本文开宗明义,说甲骨文凡涉及龙蛇概念的字,皆有“C”“S”为基础笔画。
甲骨文时代的“龙”“蛇”似乎是连类并举,概念分的不很严格,例如青铜彝器上的蛇纹、龙纹区分往往就不严格。乃至至今蛇仍被称为“小龙”。当然这里边有许多原因,我们在本文暂时不表,免得节外分枝。
分析甲骨文的“水”字,你会发现这个字的确有“S”状笔画(图1),继而你也许会诘难:书上不是说龙会兴云作雨吗?“雨”字怎么没有“C”或“S”笔画呢?
对!还真没有。因为“云从龙”(图2·左),“密云不雨”或者云化为雨,不是龙的事,是上帝的事,卜辞上说的“帝令雨”(《合》268)就是这种概念的反映(图2·右)。

2

众所周知,我们使用的汉字源头基本是商代文字。《易经》产生的时代,是文字普遍使用的时代,甲骨文的使用,正当其时。甲骨文造字的环境往往反映在文字上,我们不妨将这种造字的环境名为“字境”。
这里仅就“龙”的字境说起:
商代以前,图像之龙的身躯无不呈现“C”形或“S”形(图3),这几乎成为定式。
古文献说大昊龙图腾(见《左传·昭公十七年》)。商王族认为自己是帝俊(高辛、帝喾、大昊)伏羲氏的后代。所以商代凡和龙有关的字,不仅多有拟“C”或“S”龙躯形状的字画,也反映了商王族的信仰传承。
如,《乾》卦爻题之“九”——它象形伸一爪“S”形的龙(图4),其字境和龙图腾之帝俊生十日、一日巡天九日待岗的信仰有关,故而拟形传说中待岗之龙“九”为数字之名。巡天的那一个太阳名或曰“龙鵄”“鸗鸱”“龙鸡”,在商代图像中,它为凤鸟图腾的本鸟——猫头鹰和龙蛇异质同构的玄鸟(图5)。《山海经·大荒东经》记载,商族女祖先女娲的图腾鸟名䳃,即猫头鹰。猫头鹰是商文化体系之玄鸟的本鸟。
闻一多先生说:玄鸟就是殷商民族的凤鸟。文献上说,大昊伏羲氏主图腾是龙,和伏羲氏兄妹兼夫妻女娲氏主图腾是凤鸟,因为这样,这个民族集团就有了“龙中有凤、凤中有龙”的图腾神物。其实,龙蛇和凤鸟在商代以前就是异质同构的图腾神物,所以,在甲骨文里,“鸟”“佳”两类字,基础笔画似乎都脱离不了龙字的“C”“S”——这两个字毕竟与鸟图腾造型的特征是共同体。所以,这两个字的“凤”图像,早在石家河文化时期,造型已注定了不能脱离“龙”字构成的“C”“S”躯体特征的基本认识(图6)。

3

因为商代的太阳鸟是鸟是龙蛇异质同构的玄鸟,而龙图腾的帝俊伏羲氏,和鸟图腾的女娲氏(羲和、常羲)生了十个太阳(见《山海经·大荒南经》《大荒东经》《大荒西经》),太阳的名字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它们是兄弟十个,它们轮流值日巡天,十日一轮,一轮为“旬”;换句话说,十个龙之子分别每天一位,拥抱、承载着一个太阳巡天。
明白这种字境,我们便会知道“旬”字象形一条龙承载太阳巡天,或仅象形龙伸一爪而省略太阳(图7);再换句话说,“旬”是十个与龙蛇异质同构的太阳鸟轮流巡天值日之谓,所以甲骨文“旬”字,也需要让“C”之笔画参与构字。进一步我们也会搞清以太阳名字命名的商王族上层领袖,他们兄终弟及继承传位的初衷,是在模拟传说中的太阳值日。

4

《易经·革》卦辞“巳日乃革” ——“巳”的字境如此:自史前到汉代的许多图像表明,伏羲、女娲为人首龙躯(蛇躯)之神,是商王族的祖先象征(图8);商王族所姓的“巳”,即是人头蛇躯祖先之象形字(图9),亦为商王族祭祀祖先神灵的代词;可见此“巳日乃革”有“以祖先神灵的名义革命”、“得到祖先神灵允许的革命”等意义。
胡小石在《读契札记·殷姓考》(载《江海学刊》1958年2期)中曾对商王族之姓做过考证,结论不容置疑:“故姓立字,必从女作,姬、姜、姚、娰是也。……武丁卜辞……有霝妃一词,……为人名,其人在武丁之世。……说文祀从巳声,卜辞常以已为“祀”,“而辰巳之巳,则皆作‘子’。……其之载籍,子巳同声,亦有互训互用之例,……霝妃之妃,敢断为殷人姓子之本字。从女巳声,巳犹‘子’声也。经典用假字作子。卜辞用本字作妃。”胡小石所例的“妃”字,实为“?”字,一般字典里没有这个字,今特补正。
关于伏羲、女娲为人头龙躯(蛇躯)之神图像出现的原因,基于这样的一个习俗:古代的图腾可以继承,也可以夫妻共享;既然伏羲氏主图腾为龙,女娲氏主图腾为凤,当然二者皆可龙图腾或凤图腾。商代以前就已经进入了父系社会,我们常常看到表示伏羲女娲二者所代表的祖灵图腾图像,多为一头双身龙或一头双身凤(图9),这种图像的“一头”,函指作为族祖的伏羲女娲不分彼此,二祖为一,“双身”伏羲女娲各自有躯。在这种前提下,龙蛇图腾的他们当然可以作一人头而双蛇身图像(图9·3),凤鸟图腾的他们也可以一鸟头双鸟身图像(图9·4)。甚至还可以双龙头而一龙身(图9·1)、双鸟头而一身凤鸟图像(图9·5)。

5

《易经·益·六四》有“利用为依迁国”之辞 ——“依”当为“衣”的衍生字,即商殷之“殷”字(王国维《殷礼征文》释卜辞“衣祭”即“殷祭”,乃合祭之名)。商王族代表人物穿着龙蛇衣饰之状,乃甲骨文“衣”的字境,故而“衣”象形衮衣(龙纹饰衣),并转而会意商朝的国号。可见“为依迁国”是指殷王改变下属邑邦主人封任、撤封的重大举动。
商王族是出身于中国东方沿海的民族,他们幻想自己是可以生活于水和陆之间的民族,崇拜水禽和龙神理所当然,他们为了靠近自己的崇拜,身上要文身(图10)。他们趋向文明的结果是将文身图案上升到衣服的图案。所以,民族的核心人物就穿上了表示身为核心的龙纹衣服。
作为龙衣,甲骨文“衣”字构型当然不缺“C”形字画(图11)。在《易经·萃》中,明确标示王师或隶属王师的军队人员的制服称号“卒”字之造字,乃是切掉了象形“C”形龙尾的状态(图12),可见图案有龙的衣袍,就是王族独有身份的标志。进而言之,商王族堪称穿着龙衣的高贵民族。以自己穿着的龙衣之“衣”为族号,犹清代旗人可称为“吃皇粮的人”。
商王族较清晰表示身份的“衣”,在殷墟妇好墓出土的玉雕织女祖神身上,有准确的表达(图13)。而这位祖神衣襟上的龙尾襟饰,正是图12《口外卒铎》金文“卒”字上面断掉的龙尾——“卒”是商代一种公务员的制服,它是服务商王族人员的服饰特征。

6

众所周知,商王族祖源是所谓的“东夷人”,所以甲骨文的“夷”(图14·左)字特别强调了龙躯形状的字画——“S”,这个“S”构在象形侧面“人”的躯体上,因为这一族的人都是龙蛇躯体的人,是伏羲女娲的子子孙孙,是龙的传人。 
如果我的说法可准,那么篆文的“夷”字是一个正面的“大”人身上缠饰着龙文身,而不是一张弓(图14·右)——古文献载古东方人为“君子之国”的人,《易经》上面与“小人”相对立的“大人”正是“君子”也。

7

当然,“龙”字字境的例子不止这些。
附拙作《甲骨文字境歌》(见《王晓强歌诗集》毓华出版社2020年9月P158)以为本篇梗概:
甲骨字画“爱思(S)”“羲(C)”,必与神龙相关系。商族图腾奉玄鸟,龙构鸱鸮合体一。生月十二作女儿,十只太阳乃子息。“九”为待岗龙鵄鸟,“旬”作蜷龙环抱日,“水”由龙掌躯似蛇,“云”必从龙尾弯起。“卒”像衣襟去龙尾,“衣”为殷号蜷龙饰。甲骨文,象形字,追赶前贤真快意,阻拦后进行必滞。我今奉上字境歌,只待生面再开启。


01.png 图1  甲骨文“S”笔画的“水”字两种写法(《合集》10161、《前》4·13·5)。 

02.png 图2   左,甲骨文有“C”笔画的“云”(《合集》11501)。右,甲骨文“雨”(《合集》11851)。

03-1-2.png
左为图3-1   右为图3-2

03-3-4.png

左为图3-3   右为图3-4

03-5-6.png
图3-5

图3  “C”“S”形龙
    图3-1  赵宝沟文化玉龙
    图3-2  石家河文化玉龙
    图3-3  商代青铜器上的“龙”字
    图3-4  商代的玉龙
    图3-5  甲骨文“龙”字(左,《京》4889。右,《乙》3441。)

04.png
图4  甲骨文“S”笔画的“九”(《存》1919)

05-06.png
图5-1 日本泉屋博物馆藏商代青铜彝器
    左为日本泉屋博物馆藏商代青铜彝器上的猫头鹰为本鸟的凤鸟;它的翅膀上盘踞着龙。
    右为妇好墓出土的脖子上有龙蛇腹甲的以雁鹅为本鸟的凤鸟。


07.png
图5-2 日本泉屋博物馆藏商代青铜彝器
   左为甲骨文有“S”笔画的“鸟”(《后下》6·3)
   中为甲骨文有“S”笔画的“隹”(《铁》92·3)
   右为甲骨文有“S”笔画的“风”(《粹》831)

08.png 图6  石家河文化“S”和“C”形的玉雕凤鸟——“C”或“S”形体为龙的借代,早在甲骨文形成的史前时代已经普遍被龙文化圈的人民所接受。

09.png 图7  甲骨文有“C”笔画的“旬”字
     左,《合集》11482。中,《合集》37903。右,金文“旬”(《王来奠新邑鼎》)

010.png 图8  甲骨文“巳”字的两种写法
    左,《粹》1115。右,《甲》2896。
    “巳”字象形人头的“口”“◇”下,“S”或“C”笔画是龙蛇之躯的象形

012.png
图9-1
013_副本.png
       左为图9-2   右为图9-3
015_副本.png
左为图9-4   右为图9-5

017.png
图9-6

图9  伏羲、女娲交合像。自上而下各图依次为:
    9-1.红山文化两头一身龙
    9-2.石家河文化人首蛇躯伏羲、女娲双面玉雕
    9-3.商代青铜器上的单人首双蛇躯伏羲女娲像
    9-4.三星堆出土的一头双身凤鸟
    9-5.安阳妇好墓出土的双头一身鸮尊
    9-6.汉代人首蛇躯伏羲、女娲交合像

018.png 图10  妇好墓出土的文身女祖神玉雕像

商族族源来自“被发文身”的东方沿海民族,它起初多半是靠海洋生存的民族。“被发文身”是为了和自己的图腾亲近,得到图腾保护。水中的图腾是什么?当然有龙。“被发文身”为了像龙、仿龙。
本图为文身的女祖神。它的屁股下面有一个孔,出土时孔里涂着象征经血的朱砂,这说明它是生育女神。生育女神应是以女娲为代表的神灵。
它的头发结成一根辫子,此谓“约发”,那是拟龙蛇之躯;——这龙蛇之躯为伏羲的象征,商代这种人身龙躯共首的图像很多,它们均拟伏羲女娲合体像。
一望而知这位女祖神文身以龙蛇;因为“领袖”在商代已是领袖人物的特征,所以她的文身不但文以龙蛇,还特意文了领子和袖口。
衣服上的图案来自文身。商王族的衮龙衣正是文身图腾的隆重外现——当他们祭祀通天的时候裸露文身之体,以让族神辨认,当他们恢复自然状态的时候,穿著衮龙衣以表示自己为天下唯一配穿这种衣服的种族。

019.png 图11  甲骨文“衣”字(《后下》34·1,《甲》3914,《甲》1190)甲骨文凡与龙有关系的字,均带有“S”“C”笔画。“衣”字文强调“S”“C”笔画。因为这种衣服是龙图腾民族衮龙衣著体的王族领袖之象征,所以商朝又叫“衣”朝,或者还可以理解为“穿龙袍之人的天下”。“衣”即后来的“殷”,“衣”是正字,“殷”为它的读音。

020.png 图12  甲骨文“卒”(《前》5·11·2,《前》4·6·3)。金文“卒”《口外卒铎》)——其明显的将图11之甲骨文“衣”字的“C”形龙尾减去了。

021_副本.png 图13  商王武丁之妻妇好墓出土的龙饰衣服之玉人(自上而下各图)

本图是织女神女脩,她的衣服上十分突出的装饰着龙蛇。女脩即后世所谓的织女、西王母——作为织女,其头上戴的纺织机要件“分经筒”可为证明,作为西王母,后世大量的西王母图像可以证明——汉代西王母图像头上几乎均戴着纺织机的要件“分经轴”(胜、榺)。

卜辞中有“东母”、“西母”两位女祖先,可能女娲为“东母”,“西母”为前西王母。
这位女祖先也将头发结成一根辫子,那也应该是拟龙蛇之躯——它的丈夫也应该是以伏羲为代表的商民族之男祖先。这是商代人身龙躯共首神像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尔雅·释地》“中有軹首蛇焉”晋郭璞注:“今江东呼两头蛇为越王约发。”《疏》:“言越王约发所化也。”“两头蛇”即两头一身龙,为商王族一头双身龙族徽的别体——“越王”乃少昊族系之后,与商王族同一族源,越王化两头一身龙,犹伏羲女娲与两头一身龙位置互换;“约发”缠束之义。这说明这位女祖先的辫发是东夷“被发文身”、“越人断发文身”一族系之标志,而辫发亦即“约发”,它是少昊族系领袖之拟龙躯的一种发饰。
传说伏羲女娲兄妹兼夫妻,乃同族婚祖神,所以以他们为祖神的商王族十分重视祭祀母系祖先。这就是本图女脩穿衮龙衣的原因——当时的王母必穿龙袍。
这件龙袍的腰襟为一头双身龙——一头双身龙是商王族的族徽。甲骨文“衣”字之“C”形笔画,正是这种腰襟的象形。

024.png
图14   左,甲骨文有“S”笔画的“夷”(《粹》1187)。右,《说文》篆文之“夷”



王晓强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王晓强丨甲骨文龙蛇概念涉及字的造字规律》 发布于2022-5-19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