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萌之丨从唐诗《和蕃》谈起 - 世说文丛

祁萌之丨从唐诗《和蕃》谈起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在民族主义甚嚣尘上的时下里,不少人拿中唐诗人戎昱的《和蕃》诗说事。其实这首《和蕃》通篇洋溢的思想情绪,不足为道:

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
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
岂能将玉貌,便拟静胡尘。
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

因为这首诗很能迎合那些民族主义者的血脉贲张,所以唐朝年间就曾一度广为传颂。连唐宪宗这样的皇帝也能背诵给群臣听——对高谈阔论和亲者“以儆效尤”。
其实诗很通俗,意思也很平常:汉朝虽已载青史,汉元帝的和亲国策却给历史留下了拙劣的一笔。国家的兴旺都有赖于明智的君主执政天下,怎么能像汉元帝那样,把国家的安危寄托在一个女人身上?一个女人的容貌就能平息匈奴对大汉天朝的掳掠——这不是天大的笑话吗?汉元帝时的那些人早已成了白骨,除了“昭君出塞”这个美丽的故事传之久远外,历史记住了谁是当年辅佐皇帝、匡扶天下的能臣?
可以看出,这首诗并无惊世骇俗之语,诗表达的思想也很平庸,都是中国文化里的那些“天朝大国”“明君能臣”的意思,没有任何智慧的东西。全诗语言浅白粗俗,毫无精妙之处,更无出色的光彩。意境单调,境界平淡。虽属咏史诗,却没有咏出感天动地的情感来,也没有吟出惊世骇俗的思想来。所用典故由于大家都知道,而未能翻出新意来,便索然无味了。
作者借汉朝王昭君出塞远嫁匈奴为妻这个典故,讽刺国家间和亲,以一介妇人换取两国的相安无事及老百姓的太平生活,实在是一种拙劣无能的表现。如此“妇人外交”,简直是奇耻大辱:不仅有损大汉帝国的威风,也有辱中华民族的气节。
没想到今人赞赏这首诗者众多,有的甚至叫嚷,国际间的和平都是用战争换来的!不是用拙劣的妥协乞求来的!用和亲解决国家间的大事,岂不是太拙笨懦弱了?
看来《和蕃》这样的诗,很能激发今日国人的民族主义情绪。
本文谈点与诗意不太一样、与赞赏者完全不同的看法。话分两头说:民间的“昭君出塞”因为是文学作品,固然不乏艺术夸张的色彩,沉重的“妇人外交”在民间变成了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而广为流传。这当然不能作为说理的根据。但是,有史记载为证:“昭君出塞”后,汉朝与匈奴长达半个多世纪没有战事,这在西汉以来是绝无仅有的北方太平期。
实际上,汉刘邦在世时,北方匈奴骚扰致使边患频仍,吕后执政时尤甚。所以才有了后来汉武帝长年累月的进剿匈奴的战争。然而汉武帝虽然倾一国之力进剿匈奴多年,却并未把匈奴剿灭。匈奴未剿灭,国家因此却遭到重创而一蹶不振。历史的事实是,颂圣文化里的“汉武大帝”,穷兵黩武、经年征战,劳民伤财,致使国力衰退,老百姓苦不堪言,国库也空虚了。所以很多历史学家认为,汉武帝是造成西汉最终走上衰亡末路的始作俑者。
实际上“昭君出塞”并非因为战事吃紧,而是匈奴首领主动要求和亲。汉元帝同意匈奴要求和亲,也有着政治上的战略考虑。“昭君出塞”的后果毕竟是汉朝与匈奴长达半个多世纪的相安无事。这样颇有成效的“妇人外交”有什么不妥?纵观中国历史,在两千多年前,就有人懂得利用外交手段解决国际争端问题——联想到鸦片战争这样的满清王朝的国际政治败笔带来的奇耻大辱,那些赞赏《和蕃》诗的今人,是否应该反省出点什么呢?
据当代历史学家茅海建的代表作《天朝的崩溃》中考证,鸦片战争原本是完全可以避免的。遗憾的是,作为决定政策的道光皇帝与第一线处理国际争端事宜的钦差大臣林则徐,都被“天朝大国”迷惑了眼睛,不知道用外交手段处理国际争端是首先重要的选择。更不懂外交手段处理国际事务是进步的近代文明的体现。道光与林则徐君臣,都意气用事地付诸战争解决问题,写下了中国近代史最耻辱的一页!
然而,鸦片战争及《南京条约》并没有使中国人汲取教训,后来的甲午海战惨败及《马关条约》、八国联军入侵及《辛丑条约》、朝鲜战争及中国数十万士兵化作白骨永远留在了朝鲜半岛,都是重复战争解决问题的错误套路造成的严重后果。这种错误的解决国际争端问题的做法带来的国民灾难及国家的巨大经济损失,都无法用数字来说明了。
当然,统治阶层里面并非都是颟頇不智的人。例如鸦片战争三十年后,满清重臣曾国藩处理天津教案时,便用外交手段妥善解决教案引发的国际纠纷,从而避免了一场战争的爆发。但曾国藩的外交手段却被国人骂为汉奸卖国! 对此,曾国藩在处理完天津教案后有段意味深长的话,至今仍有惊世骇俗的意义。曾国藩认为:中国人自古就视妥协为不可取的变节行为,及至宋后尤甚,国民都视妥协为卖国!由此形成了根深蒂固的、也是错误的官民共识。其实这种错误共识是对国家、对老百姓极不负责任的表现。试想,如果面对外敌入侵,抵抗无望,只有失败。这种情况下的一味求战的结果,只能生灵涂炭,陷国家于灾难、陷老百姓于水深火热中。如果没有力量打一场战争取胜,面对外敌与其妥协,取得和平解决。又何尝不是一种最好的选择?我曾国藩虽然竭尽全力与心机用外交办法处理了天津教案,避免了一场战争。但国民 并不这样理解,事后我落个汉奸骂名将在所难免。呜呼!
曾国藩毕竟是曾国藩,他看透了世事,也看透了国民的心态。他说得没有错,实际上他死后近百年了,陈伯达在1940年代末还是抛出了《汉奸刽子手曾国藩的一生》一书,成为那个时代的经典必读。
《和蕃》作者书生意气赋诗,其实并不深谙政治之道。不懂政治,却愿意夸夸其谈政治,是中国文人的老毛病了。诗中所谓的明君能臣治国,看上去不无道理,其实在世袭制的专制主义社会里,盼望明君与盼望老天保佑有区别吗?至于能臣,在专制主义国家里,没有明君,哪来的能臣?看看中国数千年来的中国诗林中,以怀才不遇为诗词主旋律这个毋庸置疑的事实就知道,即便有能臣,也都抱憾终身在没有明君的历史烟尘中了。
像戎昱这类关心政治的“封建社会”文人多如牛毛,但中国历代王朝却没有因为大家都关心政治而国家强大起来,竟屡屡上演大国打不过小国的历史悲剧。例如五胡乱华、靖康之难、崖山之役、甲申变天、甲午海战等,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大国打不过小国的著名显例。
这些历史事实说明,中国文人的关心政治没有用!他们数千年也没有走出“关心政治”没有用的怪圈。直到1840年的鸦片战争后才逐渐发现,国际政治的核心问题是国强;而国强必须首先民富,但民富的唯一道路就是发展经济!这个新的官民共识后来创造了“民国黄金十年”的奇迹。
遗憾的是,这个发展经济的伟大共识在“黄金十年”后,很快黯然失色在炮火连天的战争中。后来的中国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又回到“关心政治”的怪圈,把国民经济折腾到崩溃的边缘。
中国文人历来是不懂经济、不研究经济的“不食人间烟火”的人。所以每遇关于国际政治问题,只会像戎昱的《和蕃》诗这样地不着边际地空谈。国际间不是像这些古今文人认为的那样动辄可以开战的。战争是最能无端地消耗国家财力的无底洞。在一定意义上说,打仗打的是钱!即便在冷兵器时代,打的也是钱。更何况在战争武器发达到不用地面人拼杀的今天。行家都知道,现代战争一枚导弹少则几万元、数十万元,多则上百万元、数百万元——顷刻间化为灰烬!这样的战争不是打钱、打的是什么?但中国的文人不考虑这些问题,只会在中国的老百姓并未彻底解决温饱的现实中,狂妄地叫嚣“血战到底”“奉陪到底”“不惜打一场……”云云,其实这些只会空喊的今日文人,若曾国藩在天有知,肯定会骂他们是多么愚蠢。
让人并不乐观的是,21世纪了,《和蕃》中的那些明君能臣的陋识在今日国人中仍然大有市场。不过这是另一题目的文章了,这里打住。

原载轻博客12/12/2019 7:20:53 PM


祁萌之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祁萌之丨从唐诗《和蕃》谈起》 发布于2024-3-18

评论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