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大学总串宿舍,从同学那里四处搜罗好书看。当时我因为初恋失败,反躬自省,觉得自身学识不足,所以没有得到女孩青睐。除了在学校图书馆,去学校附近的天津图书馆,还有我家附近的河北区图书馆去借书。那时我读得很杂,不光文学还有美学、哲学、美术、社科、历史都有所涉猎。我所受文学的冲洗绝不逊于人文气息较浓的1980年代,记得我读的最全面的郁达夫、加缪、卡夫卡、川端康成、芥川龙之介、卡尔维诺、米兰•昆德拉、马尔克斯这些作家,他们的作品给我启示良多,并在我精神上烙上深深的印记,那时我作为一个经贸大学生却坚定地想成为一名作家,也开始小说和诗歌的创作。
1990年代初期我刚上大学开始淘书生涯,逛得比较多主要在住处周边,金刚桥三马路附近有些摊点,那里的书很杂,记得在此淘到了加缪的《鼠疫》和水上勉的《鼠疫》。我曾遇到一老者,他和摊主讨价还价,最后掏出五块钱来,随后从自己取出那套书下册,和老板说“我终于把它们配上对了,呵呵。”他的喜悦溢于言表。新安商场对面的文庙,每到周日我会去转转,当时有不少小人书卖。烟台道古籍书店很多书友很熟悉,但劝业场那家不太好找,弄堂黑漆漆,堆满杂物,随意停放着自行车,我在那买过好几本《外国戏剧》过期杂志。
天津八里台老照片
从南开大学东门出来就可以看到对面的八里台音像,那块的旧书摊长龙,从八里台邮局到电台,能摆上几百米。我在那里面找到了纪伯伦、莫泊桑。还让我买到几本老版的《世界电影》和《外国文艺》。后来这附近形成了八里台文化广场,成为天津文艺地标,市场里最多时有五六家书店,卖书,也卖市面上不多见的杂志,有琴行、化妆品店,服饰店,文具店,杂货店各种小店林立,其中岳洪亮的学海书店我是经常去的,在那没了不少书,书店里面的杂志也很全,我的民刊《个》出版了也放在那里售卖。
学海书店
有七八年间我每隔一两周都去同学入职的国际大厦韩国某商船公司取书,好多诗友将他们的诗集寄到那里。那附近有家“开明书店”也是我常去的,它紧挨着南京路小学,那家书店旧书新书兼售,书多为社科和文艺为主,品位不俗,我曾在书店购得《李叔同传》和《叛逆的手》(伊蕾 著)。
对我来说,德才里是和天马书友会连在一起的。大约在1998-2003年,每次逛鞍山西道电脑城回来,都要顺便在德才里下车,去趟天马书店,然后在那倒乘872路车回家。天马书友会是天津第一个实行会员制的书店(席舒稍后),学术书、哲学书和艺术书在当时也是首屈一指,一进门就看到最新推荐的新书,摆放布局不但有条理而且凸显品味,书店的氛围清雅,来此独处一隅,怡然自在。还有店主和我也算南开校友,闲时也会聊几句。
那时书店还有预定和寻书业务,我在那订过4期《今日先锋》,另外寻到希门内斯的诗集《小银与我》是西班牙汉学家菲萨克的译本,看到非常欣喜。大约2006年,在旧书区我淘到百花社流出的《梁遇春散文全集》《夏丏尊散文全集》两本书,才花了10块钱。记得那年秋天在这买了余华的《兄弟》,走到书友会才发现原来的店面正在装修。就问了问旁边烟酒店,才知道书友会搬到上岛咖啡的二楼。后来有阵我还让书友会的店员给我送过几次书,随即就杳无音讯了,它的消失着实让我失落了一阵子。
说起天津的旧书市场,几经变换,之前是在二宫、从2000年开始后的几年内,南开人民文化宫(三宫)形成了颇具规模的古旧书交易中心,三宫旧书市场解散后,有不少店主搬到新时代广场,之后到沈阳道附近的书市,经历多次搬迁,多数旧书店落户在古文化街文化小城,但这十年,随着古文化街的房租飞涨,多数旧书店主出于经营考虑,只好选择日常网店售书,从将近二三十家到如今也就剩下六家旧书店,旧书业成为真正的朝阳行业。目前逛旧书摊只能去鼓楼西街那边,每周六去或多或少都会有些收获。形成了较具规模的旧书市场。
三宫旧书市场
我淘书的盛期还是“三宫”时期,有周边省市和不少外地爱书之人慕名前来,它坐落一片规模比较大的古建筑群内,据说那建筑原为江苏某督军的家祠,督军是从北京一个王爷那购得宅院,随后拆卸组装的。我经常在各个书摊流连,仔细寻觅,自得其乐。像星新一的《一分钟小说》《法国当代短篇小说选》、美国小说家库特•冯尼格《猫的摇篮》等10本书,都是我最近花30元人民币淘来的。我由于兴奋过度给朋友打电话,他反应很快,“这不跟白捡的一样嘛。”回家我开始检阅战利品发现书的内页很干净,好像没几个人看过。当时很多工厂企业倒闭流出好多书,这些文学书估计职工未必有谁去看。我喜欢淘外国文学书,大多出版于1980年代,那时的书朴素、厚重、译介也不错,我想这和当时的人文环境很好很有关系。
由于淘书频繁,和很多店主(摊贩)熟悉,在三宫认识了既卖书又藏书的段某,他藏有三室一厅的国学书和大量古籍,他卖给我的书比较优惠,还将曹禺《雷雨》和《日出》的首刊本《文学季刊》送我第三期(1934年7月1日)版权页记为:编辑人郑振铎、章靳以,北平王府井大街五十三号。
后来三宫驱逐旧书店要翻修,很多书店搬到新时代广场,我在那认识了“曹大刀”,他可以说是天津旧书业的传奇,他专门搜罗奇缺的古籍和外国文学书以及有重大学术价值的缺本珍本,而且品相很佳,当然价格也高,一些大学教授、专家和书迷都是他的顾客。他从不二价,让一些想拾漏的书迷斥为“宰人”,故有“曹大刀”的绰号。我在他那仅买过一本,因为他的价位令人望而却步。
从2004年我就热衷在孔夫子旧书网淘书,几乎将很多稀缺的外国文学译本补齐,在孔夫子旧书网外地的一般网购,天津本地的有时会去他们的书库看看,那样一目了然,一般翻腾半天。像阿秋书店、禹卿书局、博淙书苑、致爽斋这几家都去过几次,通常会买十几本背回来。我跟前女友一起去过红桥区的一家店,店主叫“江湖一盏灯”,此人慷慨大方,侃侃而谈,还是一个佛教徒,我在他那找到不少好书。回来时他觉得书重不方便,提议开车送我们回来。
未名书店局部
我还认识一位东丽电大的王教授,他为了处理自己的副本就开了网店。去他家只见他的书架都有玻璃罩子,有一部分书被书皮包住,没包着的一般都是副本。他的收藏是关于“八十年代外国文学书”,像外国二十世纪丛书、漓江诺贝尔文学丛书、外国文艺丛书(上海译文)法国二十世纪丛书、拉丁美洲文学丛书、外国文学精粹、日本文学丛书、午夜文丛(主要介绍法国新小说派作品)意大利二十世纪丛书等等,他几乎都是齐的,他还告诉我许多保养修补旧书技巧,后来聊来聊去,由于我也对此类书比较精通,还和他是校友,他的妻子和我当时的女友也是校友,他很慷慨将二十多本书送给了我,其中印象最深的就是那本《恰佩克戏剧集》。
即将休业的大雅书社
在天津诸多人文书店我都逛过,随着时间的消失,大部分已经停业。那时我经常去的有两家书店,一家是位于同安道的学海书店,因为那的杂志比较全,后来搬到附近小区里,不知所终。还有家是图书批发市场里的大雅书店,这家书店的老板师先生跟我很熟,每次到店都会聊出了什么新书,他那一般打八折,给我会更优惠。他的书店经营文学、历史、哲学、旅游、美食等书籍,门类齐全,摆得整整齐齐。大约2015年老板放弃经营,虽然如今招牌隐约可见,但是与原来卖的书毫无关系了。图批里还有家博识书店,主营中华书局、上海古籍、人民文学特价书,中华六折,上古人文五折,凤凰集团四折,三联书店的折扣高些,我在这也买了不少书,前一段去看,招牌和老板都换了。如今那一直存在的是超越书店,算市场里硕果仅存够规模的独立书店,主要经营山东画报、广西师范等出版社的书。
幸亏有读书笔记(如下)让我想起了今风书局,这家书店位于苏州道上,主要也是经营库存文史类打折书,范围涉及文学、历史、宗教、哲学、艺术等门类,选的书籍小众而偏门,比如《隋唐佛教史稿》《中国图书发行史》《鲁迅最后十二年与美术》等等这类书。昨天去津乐汇同学处取赠书共四本,两本诗歌民刊,另两本不错,其一是新疆诗人丁燕写的《王洛宾音乐地图》,内页全彩,内容我感兴趣。另一本是宁夏出版社的 魏邦良《一位学人的读与思》,里面介绍了胡适、萧乾、王蒙等人。写的不错。感谢戎爱军先生的馈赠。记得我在840等公交车有一位外地人问我,附近可有书店。我热情地告诉他烟台道有家古籍书店,可以去那碰碰运气。(2008年8月14日)
今天(2008年08月16 日)和朋友去了图书大厦对面今风书局买了《剑桥中国隋唐史》《七世纪中叶唐与新罗关系研究》《与大师谈艺——程十发》《唐代乐人》(加上之前《唐代文化》《撒马拉罕金桃》)我这是怎么了,最近跟唐朝历史摽上了。逛完我们吃了肉夹馍,然后去探访隐秘的雅意书店,溜达了半天,都过了睦南道公园又折返回来,终于找到云南路54号,我们从黑暗的楼道转了一圈,在房间徘徊了一会。那书店已人去门封,让人失落。我们转到麦当劳喝了可乐,在那歇歇脚也算不错。出来后两人相向离开,我在佟楼宾馆对面发现一个碟店,原本我经常去的天昱和乐友音像都没开门,突然发现这个新地方比较兴奋,最后挑了三张百威(D5叫蓝带)出的碟,《A级控诉》(历史)、《赢家输家》(记录)、《世界真美妙》(悬疑)。
今风书局(南开大学店)
由于苏州道的店铺回收,今风书局被迫搬到了南大西南村内,用的是南开大学出版社的房子,依旧保持当初经营特色,老顾客也纷纷前去造访。可惜没过一年新店铺面临新问题,无法续租,外加难找合适的店铺,最终选择关门了。
西南村荒岛书店与镇店之猫
如今西南村那块还有两家书店,一家是荒岛书店,主要是南开中文系毕业和在校的学生经营管理,诗歌、艺术、建筑、社科、文学类的书籍很多,还有些日文书籍。除了图书,还有CED、DVD和饮品、笔记本、饰物出售,但是最引人的还是镇店的宝贝:店里的猫咪很可爱,你可以暂时躲避现实的纷扰,尽情享受阅读的快乐和猫咪的陪伴。还有家未名书店(西南村8号楼2门105号)社科类的,它是在2021年11月开业,主要经营二手书,书的售价都用铅笔写在了封三的位置,这里经管、经典社科、文艺理论图书颇多,走的是学术风路线,我跟老板见过一面,还有他和一位南开老师一起吃过饭。书店有咖啡、饮品和猫,在那休憩半天很惬意。
一書书店·天津店
在南开大学西门可以看到南开大学出版社,那的一楼开成书吧。附近还有一家书店,好像这之前是儒林书店,2021年5月南开首店开业,书店的主理人水渡跟我也是南开校友,他从日本森冈书店汲取灵感,与其他诸多校友众筹来实现梦想。每周只卖一本书哦,每周推出一本书,有时请来作者开办读书分享会。书店内部只有几张小桌子,桌子上陈列着每周所推荐的书籍,墙面上张贴着与之相关的海报,呈现出设计感与艺术感交融的氛围。
2021年底引爆特装书流量的《新月与蔷薇》
每周选书的标准是一般是文学、历史、艺术这些主题大类。为了生存,不仅需要“叫好”,还需要“叫座”,而且偶尔也需要为“叫座”让路。由于特装书具备限量、稀缺、收藏、绝版、精美、高颜值、工艺复杂等诸多标签属性,使得这个小众领域逐渐开始出圈。特装版《红楼梦》《西游记》口碑不错。目前除了天津,重庆的店位于九龙坡区科园一街九龙意库,成都的店在繁华的太古里。
原载 任性知日
2024.1.22 天津
任知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