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曾几何时,在这个时代的社会里,这种声音、这种文字涵有的意义竟成了稀缺资源!这是时代的错向,还是社会的错位?抑或教育的错误?都是吧?却又都不是。
其实,视频里的声音与文字涵有的意义并不博大,也不深奥。父爱母爱都是天性,按理说视频没有必要赞叹天性。
就像跪乳、反哺属于任何生灵都有的天性一样。除了人,动物世界没有感兴趣跪乳、反哺的。
两千多年来的中国人一直喋喋不休的孝心,又何尝不是拿天性说教?有必要吗?人们都异口同声地说“有必要”!
为什么天性变成了“有必要”?这个问题大概是所有道学家、教育家都没有考虑过或没有往深处想去的问题。
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全球的人类,如果拿天性说事,因为天性成了稀缺资源。这个人还是人吗?这个民族还是人的民族吗?这个人类还是人类吗?
于是想到了十九世纪西欧思想家那些荒谬的思想中唯一有价值的是:“人的异化”这个命题,被上述提出的人类面对的普遍天性问题证实了:是个很有永恒价值的命题——人是可能出现病态畸变的,这个病态畸变就是人性的异化。
不过十九世纪西欧思想家对这个命题解释错了,他们误以为金钱能够造成人性的异化。
岂不知金钱就是一张纸,是没有灵性、没有力量、更没有能力的工具,金钱哪来的异化人性的本事?就像这帮思想家说的“资本造成了私有制、造成了剥削、造成了工人贫穷”一样,不是太荒唐了?资本就是钱。哪来的那么多的罪行?
回到前边谈到的主题上:既然人性可能出现异化;那么,是什么造成了人性的异化?说句通俗易懂的话:人的天性能力为什么会没有了?
这个问题我在有关文章中多次提到过:幼儿园小朋友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问不完的“为什么”。这不是教的,是天性能力。
为什么人们上了十几年学毕业后来到社会上,不再会凡事问“为什么”了呢?毕业生的天性能力哪去了?
当教育变成了“政教合一”的教化,人的天性便开始了旷日持久“蚕食”般的逐渐退化。当维护君权统治的文化造就的社会成为人的唯一生存环境时,这种文化便变本加厉地促进了人性的异化。
在人性普遍异化的社会里,视频里感人、动人的声音与文字涵有的意义,又怎能不成了凤毛麟角般的稀缺资源呢?
原来深奥的问题并不深奥,都在感同身受的平常生活里明明白白。还有必要说下去吗?
舟笠翁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