垭口
前胸有个垭口
高原寒风穿透
任凭万物填补
即便封堵无数
感动
他要离开广州了
最后去了电影院
看著《泰坦尼克号》哭了
一个打工仔
怎么会爱上老板的女儿?
痕
三十来年
命如浮萍
三年来
身添多块疤痕
争吵与鸟
一同流徙
既便是经历
大海一样的阵痛
也未必能得
沧海之一滴
祭扫
跪在墓前烧纸
泪水洒落地面
想起先人
和久已湮没的往事
我在此
缅怀亡灵
叹息那
六百万分之一
精子和卵子
碰撞的机会
雨夹雪
雪被风搅动 飘飞如柳絮
被高楼挡住 向上翻卷
路人裹紧外套 撑着伞 显得形单影只
轻雾在空中弥漫 犹如鸿蒙未开
雨声汀泠 污水漫溢
饭馆门口 餐桌散开
几只流浪狗 四处跑动
它们低头 忘了猜忌
抢不到食 眼神又露出无辜
突发事件
不管你是不是我爱的人
任何表情都无法打动我
我已化为一块石头
躺在暗影之下
还会偷偷砸伤路人
可你剥去我身上肮脏的衣裳
突然间爱与被爱如火车相撞
我们会在轰鸣中达到高潮
这时死亡微不足道
尽管在不远处等着
谁的父亲?
天上下刀子
人们边逃
边用手拨打
一老农进城
裹稻草、系麻绳
身上插满刀子
昂然走在街上
这老汉到处找寻
自己的儿子
全然不顾脚下的血水
转告
也许她恨他
其实他更恨她
难受是暂时的
即使再见面又如何
从此以后
他不会介入她的生活
但也请你代他“我”
转告她 “生日快乐”
有
生活有
无限有
内心有冷暖
始终有光
书在桌上
静如处子
一经展开
暗藏锋芒
反诘
格瓦拉有句很臭屁的话:
在别人的痛苦面前
我怎能忍心转过头去?
而我说:
我没那个闲功夫
过西余庄
青砖斑驳
岁月伤痕处处
几代人在此浮沉
柴扉紧闭
湮没多少往事
不可阻挡的消失
三行情书
分手后三个月,你发来短信“我在天津,就要走了”
我回了句“要见见,不见拉倒”
“已上车,再见”此后就真的再没见过
书和我
这些夹杂
各地尘灰的兄弟
不言不语
我翻开它
进入字里行间
读书是看空隙
在缝里抠出字来
让它再次呼吸
下峄山
缆车缓缓向下
峄山渐渐变矮
近处葱茏的绿树
看似从石缝挤出
侧身回首
游人如蚁
附着于庞然大物
不觉自嘲
二十分钟前
登高抒怀之情形
夜行
从天津到邹城
从聊城回天津
来去匆匆
杳无痕迹
天地悠悠
夜色低迷
我不是一路笙歌
恰是独行
野草
生命意义
在于生命本身
活着
就位于世界中心
清晨露珠
并非眼泪
风过后
挺起腰
反差
索菲·马索遭遇盗车贼
他们将她拉出车外
夺去车钥匙和手袋
如果这事件置换到中国
即使它发生在不是城市
即使丢车的不是民工
是个刚毕业的外地学生
即使他丢的不是汽车
而是一辆单车
他也会痛心疾首
认
斑斓的石头
经年被打磨成璞玉
纵然身在深山
亦勿需赏识
有朝一日
她会听到嘈杂的惊叹
纵然抚摸后
还有人的体温
这让它心寒
海报眼
超脱对俗世的怨怼与愤懑
达到悲悯和雍容合二为一
这样的诗才具上帝的荣耀
隐藏东西下面的自然法则
这法则里残存人类的希望
当然也不排除世俗的嘲笑
致祖国
城里上学的儿子
在校门口
遇到乡下的母亲
他怕别人的眼光
悄悄将她
引到僻静处
最后还是
从那双枯手上
接过那些脏乱的钱
静夜思
生命的残忍
高于社会和现实的危压
是生而为人
自身互相对立的矛盾
列车悄然而过
我听着沉闷的轰响
立即确认它就是
我前天坐的那趟
孤屿心
东瓯大桥横贯南北
灯塔向望兀立东西
古时双岛合川为一寺
如今岛上来诗人
海到尽头天作岸
归航渔船落下风帆
涛涛江流急于东去
江心孤屿不留一言
偈
时间不逝,
圆亦非圆。
情之执念,
爱乎迷途。
智者高孤,
乐也凡庸。
屐痕处处,
步伐不停。
告白
对更多人有信心,既对生活有热望。
万物静默如谜,于事理不再对一。
对裙袂,不只对两腿。
对星辰,而远滩涂。
近君子,不迎小人。
见幻灭,生怜悯。
万种柔情,只对于你。
作者简介:
任知,“70后”代表诗人、作家、日本文化学者,现居天津,职业写作。1995年开始诗歌创作,毕业于南开大学。有诗歌和文论被收入《诗歌与人:中国70年代出生诗人大展》《诗参考》《中国新诗年鉴》《中国新诗选》《诗探索》《“70后”诗集》《被遗忘的经典诗歌》《世界诗人》《厦门文学》《青岛文学》《天津文学》《中西诗歌》《中国诗人》《诗歌月刊》等刊物和选本。应邀参加人民大学诗歌节、北欧(昆明)奈舍诗歌周、南开大学穆旦诗歌节、第二届太行诗人节暨中国现代诗歌峰会。主办“个”天津仲夏端午现代诗会,主编先锋诗歌民刊《个》,著有诗集《孤屿心》。个人自媒体“任性知日”(renzhijp)。
任知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