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勇丨中山路的鸿新照相馆 - 世说文丛

张勇丨中山路的鸿新照相馆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1.jpg

1924年,广东南海人王秩忠与清远同乡钟佩鸣以及王镜桐在青岛合伙开办“鸿新照相馆”。1935-1936年两册《交通部青岛电话局号簿》,鸿新照相馆的地址“中山路一四”可能都是“一四二”之误。电话“二五九四”和联系人“钟佩鸣”,则与后续的资料吻合。
一枚鸿新照相馆的旧纸相袋,尺寸26 x 32厘米,足以放入十寸大小的照片。与其他规格的小袋相比,照相馆的信息也都悉数印在袋子上,如同广告一般。
美术字体的“鸿新照相”,自右至左排列。“鸿新”二字中的“点”与“照相”里面的“横”,皆以竖列方块的视觉呈现笔画外观。既突出了照相馆名称的文字特点,又增强了商家牌号的识别效果。横平竖直,规规矩矩;敦实厚重,方方正正。四字的招牌,如同画龙点睛,过目总能让人不忘。
 
2.jpg

地址的“山东路一四二号”,说明是在日本第二次占领青岛之后的路名变化。电话的“(二)二五九四”,是从原先的四位升至的五位数号码,即在1940年7月之后。由此推测,大相袋的流通时段在1940-1945年间。
据1941年的华商资料,鸿新照相馆的资本金为4200元。1943年8月,青岛特别市照相业同业公会改选后,鸿新经理钟佩鸣担任会长。
从相袋的文字对照可见,鸿新的英文选用HANSON的拼写。一般来说,Hanson多见于西方的男子之名。不过,在读音上它还与“鸿新”存有某些近似,或许这是店家选用此名的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在“鸿新照相”之下,还有“王开照相上海联号”一排字。王开照相馆,是中华老字号。1923年,王炽开在上海南京路独资设立“王开照相”。
王炽开(1888-1972),又名王秩忠、王开,广东南海人。早年他在上海跃华照相馆当学徒,后入同生、美利丰照相馆任摄影。创办王开照相后,王炽开在经营方面独树一帜。他以“人无我有,人有我精,顾客至上,质量第一”为宗旨,业务迅速扩展,成为上海滩首屈一指的照相馆。
相袋显现王开联号的这一线索,加之王秩忠即为王开本人,那么当上海的王开照相创立后,第二年便在千里之外的青岛合伙开设了鸿新照相。王开与鸿新,如果不是相袋提及“上海联号”,还真会被不少人忽视这两家老字号的密切关联。
1951年的中山路私营企业一览表显示,照相业11户商家中,鸿新照相馆拥有员工21人、资本金三万多元。在规模上仅次于马路对面的天真。待至公私合营时,鸿新照相馆并入中山路131号的天真照相馆。远在黄浦江畔,此时的王开仍担任公私合营王开照相馆的经理,直到他1958年正式退休。
 
3.jpg

老相袋的背后,中心部位有四列毛笔字的行草,像是“余下才是一车子没有一个”。这是随意而为,还是有意记之,尚无以得知。
时光流转,岁月更迭。留下的“没有一个”,不是“没有一个问题”,而是“没有一个不是问题”。
 
写于2023.4.4
2025.7.12 载rossen


张勇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张勇丨中山路的鸿新照相馆》 发布于2025-7-15

评论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