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铁站到工厂,剩下最后三公里。司机在宽阔的大街行驶,然后左拐右转、经过了一片庞大的厂区,最终到达目的地。经询问,刚刚路过的是大名鼎鼎的“上好佳”。
提起上好佳,还是九十年代中期,出差上海时发现的新产品。除了当年对膨化食品所知甚少外,类似的小零食在市面并不多见。从商标品牌的Oishi名称看,它是日语里的“美味し(おいし)”,即“好吃”的意思。据介绍,福建话里的“上好佳”,念起来就是“最好吃”。
与上好佳几乎同期,发现的沪上名物是粉色视觉效果的“元祖食品”。虽说当时对元祖的品牌故事了解不多,但从GANSO的字母排列中,还是隐藏着日语“がんそ”读音的源头。后来知晓,元祖始自1981年在台北的“前店后厂”销售模式的发展之路。
有次出差,匆匆忙忙。傍晚去虹桥机场时,路过徐家汇。看到马路对面有元祖的店铺,便让车子停下来。出租司机并不担心,你可能去而不归。十几分钟事毕,买得的元祖食品是一份收获和来访标记。
后来,机场有了元祖的专卖店。再后来,青岛随处可见元祖的实体店。有一次,日本客户来访。临走时特地引导客人到中山路的元祖,买了时令美味的粽子。这比较符合在岛国随处可见、人人乐购的日式糕点——お菓子(おかし)。
如今的网络时代,非必要不出差。很多事情在发达的通讯条件下,可从速完成、极快解决。同样,网络支持的购物,尽可在掌间将各地的特色美食一网打尽。前不久偶然想起小的时候,父母出差经常捎回家的好吃的物品,其中就有上海特产的“云片糕”。
白纸红字的一小包云片糕,有时还是粉色的纸和黑色的字。打开之后,依照一片片的纹路,小心取下,填在口中,慢慢品尝。急不可待时,取下四五片的一大截,然后纵向咬嚼,算作自得其乐的吃法。
云片糕的美味,首先来自其短缺性。在物资匮乏的年代,供给决定需求。当供给量不足或区域性有别时,任何现实的存在,都是满足消费的最大推力且不会产生任何负面的评价。
其次,独具上海风味的云片糕,它本身的精致做工和细腻口感,与大多北方的零食存有明显差异。因此,除填补选择性的空白外,以产品质量取胜的云片糕必然受到大众欢迎。
重要的是,凡以“糕”为名的食品,都是大人小孩喜欢的。比如,孝敬老人时送蛋糕的礼物。满足孩子的期待时,选取雪糕的惊喜。今人强调的谐音,则是步步“糕”升、求福吉祥。
幼时对于云片糕的记忆,总是美好与难忘的。不过说是好吃,却总是缺乏对好吃的探求和思索。
前段时间,重新买回沪上品牌、但已是苏州工厂生产的云片糕。于是,特别关注了它的原料,包括糯米粉、白糖、猪油、桂花、芝麻、瓜仁、核桃等。而制作的过程,是在印模成型的原料经笼屉蒸熟后,才能由切片师傅使用锋利的大方刀,切成薄如书页的一片片。
云片糕,滋润细腻,宛若凝脂,松软绵密,薄如蝉翼。彼年的轻轻一嚼,清甜润口。今时的重新回味,依旧绕梁盘旋、从未消散。
2025.7.14 青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