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强丨谈太阳崇拜的物化物——兼论三星堆的日头 - 世说文丛

王晓强丨谈太阳崇拜的物化物——兼论三星堆的日头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此文的命题或许有点冷,但不等于没有必要。因为太阳崇拜是中华民族最大的图腾崇拜,它最后转化到了龙凤的身上。因为图腾崇拜的根本是人,所以我们从中国创世纪的传说中,不能不最终将太阳崇拜的偶像转到了伏羲女娲的身上——应该是女娲氏身上,而且那个时代还是母权社会,因此女娲氏在史前社会曾有“火正”的身份。
伏羲八卦认为太阳属火,所以火崇拜就是太阳崇拜。伏羲女娲民族集团传承到炎帝氏为领导。自然理所当然。
开门见山,提纲挈领:传说伏羲女娲夫妻俩生了十个太阳,十二个月亮,太阳崇拜由此而名。既然我们又都是伏羲女娲的儿孙,当然也是太阳月亮的儿孙。所以伏羲女娲组成的原始社会领导集团,当然是最合理合法。
简单地说,“民以食为天”,我们尚处于母权社会之老祖母女娲时代,老祖母们必须得懂烧火做饭的基本原则,于是三个支点支釜燃火最合理的原理出现了,这就是“阳成于三”之道理的哲学语言的原创。我们发明“阳成于三”的老祖母就成了火神一样的存在。
后来老祖母们发明了陶鬲,就是三个腿的陶鬲。我怀疑女娲氏又号“黎氏”,其“黎”就是套的“鬲”的声音。
女娲氏来自颛顼氏,颛顼氏来自少昊氏。少昊氏发现了太阳活动的规律,发明了二十四节气的夏、冬至,春、秋分,于是他们的凤鸟图腾得到了推广,凤鸟图腾先和太阳图腾相融了,于是有了“三足鸟”借代太阳的情况。三足鸟最先的物化就是三足陶器。

1图1-1、1-2·大汶口文化之带太阳鸟翅膀的陶器.jpg
图1-1、1-2·大汶口文化之带太阳鸟翅膀的陶器 

图1-1、图1-2,前者是1975年大汶口文化日照中至镇留村遗址出土的陶盉,后者是大汶口文化日照杭头遗址出土的高领黑陶罐——前者红陶盉腹间四个的乳突就是太阳鸟翅膀之代表。后者黑陶罐腹中左右的凸起,既是罐耳又是鸟翅膀的代表。大汶口文化(公元前4400年—公元前2500年)承袭北辛文化(公元前5200年—公元前4400年)而来 。大体上说,北辛文化是少昊氏文化,大汶口文化是大昊文化。大昊文化的代表,就是赫赫有名的伏羲女娲民族集团之文化。

2图2·左,右,前石峁遗址之太阳神神庙内出土的斝——斝腹部两只变形的鸟翅膀十分清晰。右,太阳神神庙里出土的玄鸟图腾塑像.jpg
图2·左,右,前石峁遗址之太阳神神庙内出土的斝
——斝腹部两只变形的鸟翅膀十分清晰。右,太阳神神庙里出土的玄鸟图腾塑像

图2是出土于前石峁遗址的陶斝。前石峁遗址,是指共工国里的太阳神庙。共工国应该就是大禹借治水之名消灭的国家。这个国家也是帝舜氏的根据地。帝舜氏是伏羲女娲民族集团著名的末代领导人,他建立了虞朝。是他政变了黄帝氏后代帝尧氏的政权——他将山西龙山文化的陶器器皿,都加上了图1-1、1-2那样的小鸟翅膀。同时他也将龙图腾上升到了制度化。
甚至可以这样说:自大汶口文化的中期之后,黄河中下游地区,凡是以变形鸟翅膀作为器耳,特别又是三条腿的器皿,都有可能是三足太阳鸟的象征物。也许三足器皿在早期的仰韶文化时代就发生了,但和太阳鸟发生联系的,最早大约在中国的沿海地区。

3图3·大汶口文化的鸟鬶.jpg
图3·大汶口文化的鸟鬶 

1970年代,学者刘心健、范华先生,他们在《故宫博物院院刊》1979年2月刊发布了一篇《从陶鬶谈起》之文章,大学者唐兰著文肯定了他们认定。他肯定大汶口文化地区陶鬶(图3),向后的发展结果是爵。

4图4·左,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的青铜爵。右,商代的青铜爵.jpg
图4·左,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的青铜爵。右,商代的青铜爵

图4是二里头文化遗址(公元前1750-公元前1530年)出土的青铜爵;其文化内容直接山东龙山文化(公元前2500年—公元前2000年)。二里头文化遗址是先商文化。
随着文物出土量越来越多,我们对于鬶和爵的关系了解的越多。我们现在已知大汶口文化的鸟鬶多半是模拟鷖凫类的水禽。因为“东方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国”,少昊氏生活活动区域主要是在沿海,他们祭祀凤鸟的鸟鬶显然是以鷖凫类水禽作为模特儿。

5图5·百度上的爵的示意图.jpg
图5·百度上的爵的示意图 

图5是商代的青铜爵一般的解释图(本图取自《百度》):
社会上最常被讨论的问题是:爵口沿部分的那两根小柱子是用来干什么用的?
《考工记·梓人》:“凡试梓,饮器乡(向)衡而实不尽,梓師罪之。”清朝程瑶田注:“两柱齐眉,谓之乡(向)衡。”程氏认为爵又名“梓”,酒爵的两根小柱,是节制饮酒的玩意,这两根小柱在饮酒时将抵在上颚的两端,当抵达时,爵里的酒就要饮干净了,否则就是制造酒爵工人技艺不精的罪责。程氏之说显然牵扯到了爵作为饮酒器具的技术标准。其实这种说法是无稽之谈,因为商代的酒爵有较大的,较大的酒爵之两个柱,完全和饮者的脸对不上。就我对照了数百个商代的青铜爵的结果来看,我可以肯定,这种说法是地道的腐儒之论。 
对此,我的答案是:
一、这两个柱象征着龙的眼睛。因为商代的这种柱亦即龙眼,大多上面装饰以“冏”字纹(这“冏”字纹也有装饰在柱顶上的,有围绕柱顶装饰一圈的)。在商代“冏”象征着光明——眼睛不是感知光明的人体器官吗?
二、我曾有拙见:中华民族在史前已经有龙凤的造型标准,那就是“龙中有凤、凤中有龙”:作为龙,它必须和凤异质同构,如龙的蛇躯多半要异质同构鸟的爪,凤的胸上的要异质同构蛇的腹甲。作为爵,名字声音的近乎“雀”,雀不是凤鸟之类的吗?作为名“爵”的凤鸟,它生着龙的眼睛,不也合乎“龙中有凤、凤中有龙”的龙凤造型规范吗?

6图6-1·图6-2·河南文物考古研究院在河南鲁山县邓寨遗址二里头文化墓葬出土了一件陶爵.jpg
图6-1·图6-2·河南文物考古研究院
在河南鲁山县邓寨遗址二里头文化墓葬出土了一件陶爵  

三、河南文物考古研究院曾在河南鲁山县邓寨遗址二里头文化墓葬出土了一件陶爵(图6-1,图6-2是其复原图),这件陶爵就是青铜爵造型龙凤就是异质同构的最好说明:图6-1、的陶柄(鋬),是一条龙的躯体,它生着两只眼睛,而作为凤鸟(雀)的眼睛,当然是龙凤眼睛,你看,它被表现成爵体口沿上象征眼睛的两颗圆豆。

7图7-1、图7-2、图7-3,三星堆出土的三个旬神。我们目前还不清楚其排行如何.jpg
图7-1、图7-2、图7-3,三星堆出土的三个旬神。
目前还不清楚其排行如何

8图8·三星堆二号坑出土的九个日头。它是十日巡天的九日之一.jpg
图8·三星堆二号坑出土的九个日头。它是十日巡天的九日之一

四、三星堆遗址是商王族的太阳神神庙,它是被夏侯氏破坏的石峁遗址之原先的帝舜氏的太阳神神庙的继续。商王族的太阳神神庙,当然是要供奉伏羲女娲的,因为伏羲女娲生了十个太阳。伏羲氏是龙,女娲氏是凤,龙凤夫妻生出的太阳一定会是龙凤结合体。果然他们生的太阳就是龙风结合体。传世的文献上虽然没有说他俩生了一个月份之三个旬神,但从三星堆剩下的出土的残存青铜器神物中,仍能看得出伏羲女娲生了孟、仲、季(或伯、仲、季)三个旬神;也就是说十个太阳轮流值日巡天,每十日的旬首,就由图7-1、图7-2、图7-3之三个之一的旬神去打头值日。虽然到目前我们还不知道它们的排序,但我还能叫出它们的总名——“日头”。在二号祭祀坑里还出土了九个浅浮雕的“日头”,他们有的由两只鸟头龙戴着(图8)轮流巡天。敬请注意,孟、仲、季三个旬神,它们都生着爵之两个柱的眼睛,也都生着鸟翅膀的耳朵——哪柱一样的眼睛是虾或蟹的眼睛,而虾蟹自古就有龙的虾兵蟹将之称;于是,鸟翅膀做耳朵,龙的虾蟹之眼睛做眼睛,这不是我上面所说的“龙中有凤、凤中有龙”吗?

9图9·石峁遗址出土的日头石雕像.jpg
图9·石峁遗址出土的日头石雕像

五、三星堆的“日头”虽然还不被专家所承认,但它的出现历程在现在还是可以看得到,如石峁遗址之前太阳神神庙遗留到今天的石雕日头像就是证明(图9),这座日头石雕像诞生的时候,龙眼睛是虾蟹之眼睛的设计可能还没有出现。这可能也说明二里头遗址出土之爵的两根柱形之眼睛,是伏羲女娲民族集团后裔先商民族的设计——总之,龙凤异质同构的造型法则,原创权应该是伏羲女娲民族集团的开始,由此而论,石峁遗址的前太阳神神庙,也是伏羲女娲民族集团的建筑产物;太阳鸟也是伏羲女娲民族集团的发明,太阳崇拜当然也是伏羲女娲民族集团的发明——这一切都和黄帝民族没有关系。再重复一遍:太阳崇拜、太阳鸟物化为鸟鬶、日头像、三足爵都是伏羲女娲民族集团的(羲炎民族集团)的发明。中华民族的帝王、皇帝等等威权物化的象征,都可能不是原创,它是黄帝民族带到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中国的年代表大概是黄帝氏之唐尧氏——虞朝——夏朝——商朝……
爵是太阳神的物化。
爵是热酒的器皿。热了酒是为了祭祀太阳神的。太阳神就是商王族的祖先。
爵是伏羲女娲之祖先代表的象征。它是少昊氏的凤鸟崇拜和大昊氏龙崇拜异质同构的结果。
爵的发明应该是民族领导权的象征物。有了它,就有了与上天沟通的资格。
爵是三足金乌的凤鸟之体,它的柄(鋬)是龙躯,口沿上的两个柱是龙眼。是标准的“龙中有凤、凤中有龙”的异质同构体。
三星堆的日头,它的耳为凤之翅膀,它的眼为龙之眼睛。是标准的“龙中有凤、凤中有龙”的异质同构体。
三星堆的日头是太阳鸟的拟人化。
三星堆的日头,足以说明这个遗址是伏羲女娲正宗子孙商王族的建筑——前石峁遗址太阳神的神庙是先商民族之建筑;三星堆太阳神神庙是商王族之建筑。
请不要因为我是一个体制之外的老者而弃吾文如敝屣,看看不妨您之刃的锋利。谢谢!


王晓强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王晓强丨谈太阳崇拜的物化物——兼论三星堆的日头》 发布于2025-7-26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