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丨为母亲节而作(二则) - 世说文丛

慕容丨为母亲节而作(二则)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万物皆有灵:动物篇(杂谈·科普11)

对于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动物,保护幼兽是写入基因的,是一种最普遍的“亲代投入”现象(ParentalInvestment)。
这本来没有什么值得惊奇和用来歌颂和感叹的;在这方面,人类甚至不及其他动物(比如一爬出母体就食母的小蜘蛛)。
然而,孝敬父母、让失去生育和劳动能力的父母继续占用资源却是违反“进化激励”的(Evolutionary Incentives)、是一种基因里没有的社会行为——除了人类,没有其他物种会“这么傻”。其实人类这么做也“并不傻”,这是私有制引起的。说直白点,就是因为父母积累的钱和资源更多,甚至可能还统治着这个社会群体。
总结一下,父母生育和爱护子女是基因里带的(如性欲和护子等),是不自觉地“为了”整个物种的繁衍生息,完全不是为了个体一一生育和养育后代对于任何一个体都是极为艰辛的付出。然而,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出现了私有财产,孝敬父母这种人类独有的现象就出现了。与父母受基因控制“被动地”去生育和呵护子女不同,孝敬父母则完全是一种“主动的”的行为,它不是为了种群的繁衍甚至有碍于群体的进化;它是出于个体的自私一一无论是孝敬者还是被孝敬者,或说,是两者间的一种利益交换,即,老人用财富和资源交换下一代的“孝顺”。
需要强调的是,孝敬父母是一种纯粹的社会现象,尚未写进基因(因只有六千多年的历史)。因此,这种行为需要规范和固化。在这方面,中华文明遥遥领先、对人类贡献颇丰(如儒家文化)。至于如何用社会伦理和道德约束把“忠孝”强行规范化和坚持不懈地固化,已不在慕容杂谈的“科普”系列的范畴了。
最后,再讲点题外话:所有写进基因的都是人类的自然属性,如幼抢食、性成熟,老花眼等,它们都会不请自到。但“三从四德”就要精心策划、从小输入并终身强化,不然,一两代就没了。这也就是为什么顺应人性的市场经济只要维持好秩序即可,而计划经济就很费神了。
祝普天下的母亲:母亲节快乐!

杂谈·科普12

它们是最爱阳光的生命,它们靠阳光为生。但在其一生的绝大部分时间里,它们却把自己层层叠叠地蜷缩在不见天日的黑暗里。
我六岁那年,抱着《十万个为什么》,得知植物靠叶绿素通过光合作用把阳光变成“食物”,所以它们要相互覆盖争夺阳光。
可有一回帮姥姥剥圆葱我纳闷了:它咋这么傻呢,为何要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躲着阳光呢?后来发现,这种菜还真不少,如卷心菜、大白菜等。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后来,我长成人,为人父母,才恍然领悟:原来,洋葱和卷心菜的一生都是为了爱——为了爱情、为了孩子。啊!这是多么伟大的母爱啊!此刻,我不禁潸然泪下。什么?你没被感动?
好吧,估计是我文笔不佳没讲好。那好吧,让我再一次。
在生物学上,卷心菜和圆葱这类有性植物的生长周期叫作单次结实(monocarpy)。在其95%的生命时光里它们用层层叠叠的叶片或鳞茎积攒养分(水分、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钾等),蓄势待发。待春风拂煦,它们终于爆发了,进入了“抽薹”阶段。卷心菜在几天内就能蹿到一米多高,而此时的圆葱我们都认识:山东大葱。它们掏空一生的积蓄只为了一件事:开花结果。然后,能量耗尽,死亡。
是啊,它们这一辈子都憋屈地生活在黑暗里,只为了那短短的高光时刻——把积蓄了一生的爱,全部献给爱情和孩子。通过基因密码它们还默默地嘱咐孩子们:你们也要像我们一样,一生忍辱负重,为了我们的孙子……
我知道,此刻你已经被圆葱伟大的母爱感动得泪流满面了。
是的,这就是母爱!什么?你还没被感动?这,这不可能——如果真的如此,那一定是我还没讲好。好吧,让我再学习一年,明年母亲节,咱们再叙。
祝普天下的母亲:母亲节快乐!  



慕容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慕容丨为母亲节而作(二则)》 发布于2025-7-31

评论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