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勇丨中山路:形同虚设的红绿灯 - 世说文丛

张勇丨中山路:形同虚设的红绿灯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1.jpg

去年冬天路过街里。偶然发觉原来29号民航售票处的马路边竖起四面有四时的金灿灿的钟表。
拍到的表盘显示5点35分,但北京时间为07:46。西侧一面的表盘,大小针指向11点22分。即便东八区的北京与东二区的伊斯坦布尔相距六个钟头,那么35分与22分的差距,又差在了哪里。不解的是,北侧和东侧的另外两个表盘,低头不断旋转的指针皆不相同。
与这四面的街区钟表作陪的,是一只精瘦的黄色邮筒。有别于中国邮政,带有E II R的英文缩写,表明英国伊丽莎白二世的“皇家邮政”标识,也是从彤红色换成了蛋黄色。难道这是不远万里、落地青岛,发生了颜色的本质变化不成。
百年老街,容光焕发。这里原本应为承载历史、传播文化、唤起记忆、体验美好的城市公共空间。如今感受到的,却是粉墨登场、将出相入,三日一小变、五日一大变的表演舞台。即便是刻意渲染,也该有个节目单、有个场次、有个顺序、有个对观众最起码的交代吧。
之后,有关部门闻讯,就非常利索地将钟表和邮筒全部移除。转过年来,老青岛·老八件的店铺,被一家海鲜锅贴的新店替代,像是给这一路段注入全能活力。只知北京糕点的“京八件”,却OUT了地未闻岛城“老八件”到底又是些啥。

2.jpg

上周一的午前时分,顺着湖南路自西向东穿过中山路。十字路口的东南一侧,是前方望得到的,还有半分钟仍在读秒的“小绿人”。于是,便下意识地加快脚步。
行至半路,转念一想。这里不已经是步行道了吗,还在乎什么红灯绿灯呢。但这处不停变换色彩的信号灯,又是专门为谁准备的呢。

3.jpg

站立在中山路的中央,回头西望。这段大约十五米的路宽,是曾经的四车道的路面。交叉口的西南侧,黑色钢结构立柱所见的是“小绿人”。其垂直方向即为朝北设立的信号灯,那才是对南行路人起到指示作用的止步等候或是迈步向前。
所拍图片的半空,正在显示的绿灯是给东西双向车辆指示的信号。显然,对于与车行同步的人行绿灯,依旧保留着的还是中山路未改作步行之前的信号系统。城市的交通管理水平如何,站在此处便可感同身受。

4.jpg

实际上,道路中间的独立粗黄实线,亦令人疑惑。据国家标准《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第3部分:道路交通标线》(GB 5768.3-2009)以及相关施工规范,人行横道线应采用白色平行粗实线(即“斑马线”)施划,线宽通常为40cm或45cm,线间距为60cm,且需使用反光热熔涂料,以确保白天和夜间均具有良好的可视性和耐久性。
该交叉路口所见的白黄线,可能是所谓的“立体交通线”。据悉,日本积水树脂株式会社拥有这种特殊标线的专利,即采取蓝白黄三色的不同分布,组成路面显现的立体视觉效果,以此有效增强交通管理的安全性。

5.jpg

北京奥运会前后,这种三色的立体划线已经在国内不少城市被慢慢推广。岛城个别路段,也有类似的施划。但中山路的这小部分划线如何理解,有待向相关部门求证。

6.jpg

不管怎样,中山路湖南路的这两处东西信号灯,如同被移走的四面不同时的钟表以及黄色的伊丽莎白二世的邮筒。
中山路的精细化管理和国际化大都市的高质量发展,不应只是响亮的口号。它的实实在在、真真正正,来不得半点虚假和任何疏漏。

原载 rossen
2025.8.4

张勇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张勇丨中山路:形同虚设的红绿灯》 发布于2025-8-6

评论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