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作亮丨遗世独立的学者型书法篆刻家姜寿民夫子(46-47) - 世说文丛

王作亮丨遗世独立的学者型书法篆刻家姜寿民夫子(46-47)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四十六)

许多朋友都说,姜寿民先生博极群书,博闻强记,我也觉得,姜师进行书法创作的时候,应该是胸中早有成竹,提笔濡墨,一气呵成的,而不是旁边摆着书本,看一句,写一行,写文章也是思想和材料从心中流向笔端,不需要獭祭鱼似的一册一册翻。
我是从姜师的几处失误,反推出上面的结论的。
曹操的诗《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这首诗,姜师写过多次,均倒置了“日月”“星汉”两句,说明他记诵的时候就出现了这个误差。
在《绿石天成琵琶形镇纸叙记》一文中,姜师记下了为那块小绿石作铭文的灵感启迪,是古语“听有音之声者聋”。按,此语应为:“听有音之音者聋,听无音之音者聪”,出自《淮南子·说林训》。姜师误一字,在一份草稿中,写的是出《老子》,后来可能觉得不确,定稿为:“少时,读古人‘听有音之声者聋’……”,可知,这部古书,他是以前读过的。
许多朋友都说,姜寿民先生博极群书,博闻强记,我也觉得,姜师进行书法创作的时候,应该是胸中早有成竹,提笔濡墨,一气呵成的,而不是旁边摆着书本,看一句,写一行,写文章也是思想和材料从心中流向笔端,不需要獭祭鱼似的一册一册翻。
我是从姜师的几处失误,反推出上面的结论的。
曹操的诗《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这首诗,姜师写过多次,均倒置了“日月”“星汉”两句,说明他记诵的时候就出现了这个误差。
在《绿石天成琵琶形镇纸叙记》一文中,姜师记下了为那块小绿石作铭文的灵感启迪,是古语“听有音之声者聋”。按,此语应为:“听有音之音者聋,听无音之音者聪”,出自《淮南子·说林训》。姜师误一字,在一份草稿中,写的是出《老子》,后来可能觉得不确,定稿为“少时,读古人‘听有音之声者聋’……”,可知,这部古书,他是以前读过的。
有一幅书法作品,“袭明”两个大大的篆字,写得非常精彩,旁边有小字跋文:“圣人无弃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语出《老子》第二十七章”。这也是记忆有偏,或笔误,今本《老子》第二十七章:“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
以上三则,并非在暴贤人之短,而是要证明,任何人、任何事,都瑕瑜互见,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再就是姜师腹筒之丰,他留下了成千上万的作品和文稿,有些许差池的只那么一点,大量的都是准确的、完美的,称“博闻强记”,实非虚誉。

《绿石天成琵琶镇纸叙记》稿.jpg《绿石天成琵琶形镇纸叙记》稿

观沧海(隶书).jpg观沧海(隶书)

魏武帝魏文帝诗注.jpg魏武帝魏文帝诗注

观沧海1.jpg观沧海

(四十七)

2023年7月,姜寿民先生入医院,9月1日谢世,其间,住院、回家,往返数四,不论是在家里还是病房,他都坚持写字,画印稿。有几张纸,是写给我的,其中一张是这样的:“大愚美术馆馆主作亮王君,喜余印作,丁西岁首,转致百二十方以为馆藏,皆余花甲前所作,越六载,今将出资梓行,嘱余作数语以纪。年来身体违和,耽于养疗,思路乏钝,勉力作数语以纪其端始云尔,用答作亮之厚谊。权为序。癸卯口月悯生姜寿民于别木山馆,时年虚度七十又二。……不愿与世沉浮……谨遵吾所嘱,为往圣继绝学……古文字、书法史、玺印史、考据学……”
回想起来,从2019年底,我们就商量着出印谱,可是一则困于疫情,一则他甄选严格,不满意的坚决不收,再就是,他的身体不佳,印稿设计的极多,而刻出的少,如此一拖,便形成了终生之憾!
这是姜师在生命行将结束之际留下的文字,可谓绝笔,因为病痛,体力不支,字迹歪歪扭扭,个别地方看不清,然而他的心还是火热的,对艺术的探求还是顽强的,对我的期望,是殷切的。
这张纸,我什袭珍藏,常常取出省览,希望能够做到,不负姜师重托。姜师的、我的这个遗憾,我一定会尽全力弥补。

1最后的嘱托1.jpg最后的嘱托(1-2)

2最后的嘱托3-4.jpg最后的嘱托(3-4)

3最后的嘱托5-6.jpg最后的嘱托(5-6)

4最后的嘱托(铅笔稿,左)最后的嘱托(中性笔稿,右).jpg最后的嘱托(铅笔稿,左)
最后的嘱托(中性笔稿,右)

5整理寿民先生残稿.jpg整理姜寿民先生残稿

6部分遗稿分类.jpg部分遗稿分类

7《別木山馆印稿后记》草稿.jpg《别木山馆印稿后记》草稿

青岛大愚美术馆 供稿


王作亮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王作亮丨遗世独立的学者型书法篆刻家姜寿民夫子(46-47)》 发布于2025-8-6

评论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