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瑶本丨博卡拉,美丽的博卡拉!(下) - 世说文丛

陈瑶本丨博卡拉,美丽的博卡拉!(下)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看日出

萨朗科是位于博卡拉市区北面约五公里的一座小山,海拔1500 米;是博卡拉离鱼尾峰最近的山头,也是欣赏雪山日出日落的最佳地点之一。24日凌晨4时,我们摸黑起床,乘车去萨朗科看日出。最后一段山路,需要下车步行。我正用纸巾捂着鼻子苦于尘土飞扬时,有人塞到我手里一个口罩。这可真是雪中送炭啊!婀娜的身影一闪而过,朦胧中只知是位女士,却没有看清她的面容。我的心里充满疑惑:这个好心人是谁?
萨朗科高高低低的山坡上设置了多个观景台,为观看雪山日出日落的游人提供了方便。我们来到高坡上的一处观景台,这里位置突出视野开阔,我拉一把椅子坐下。天色微明,可以看到鱼尾峰和连绵的安娜普尔娜群峰耸立天际,巍峨的雪山风光一览无余。近距离地从阳坡欣赏喜马拉雅山壮丽的景色,这是生平第一次。天光渐亮,变幻的光影将雪山装点得美不胜收。将近半个小时的等待,东方天际次第染上橙黄,群峰和云朵也陆续染上了淡黄色,湖面河谷有雾霭弥漫,几只山鹰在悬崖前盘旋翱翔。东方的天色渐渐由黄变红,几百双眼睛盯着雪山之巅的白亮处,有的人在椅子上站起来了,有的人向更高处转移,一阵躁动过后,太阳红着脸从大山的后面冒出来了!给巍峨的雪山和几朵白云涂上一层淡粉色。大家纷纷举起相机拍照、录像。太阳离开山顶射出万道金光,陡峭的鱼尾峰、安娜普尔纳群峰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见证了“日照金山”史诗般的气势恢宏。面对壮丽的美景,观景台上爆发出阵阵欢呼!
看完日出回到车上,坐在我右边的王灵芝女士告诉我:送口罩的是她的闺蜜王英护士,她一共分发了十个口罩,受惠者不止我一人。原来是一位名副其实的白衣天使啊!我向王英道谢,她摇摇头,秀发散发出淡雅的芳香,莞尔一笑,露出整齐洁白的牙齿:“应该的,不用谢!”多么暖心的回答!多么美好的心灵!乐善好施,不留姓名,我体会到了什么叫善良,什么叫博爱。这支拙笔难以表达心里的感动。礼品不在大小,这份心意可贵!
下山时天已大亮,阳光灿烂,薄雾消散。从萨朗科到湖滨区一路上风光极佳。绿树葳蕤,山花烂漫,层层叠叠的梯田和树林沐浴在旭日的初照中。随着山路的回旋,巍峨的山景时隐时现,给你带来无穷的回味。

看瀑布

早饭后,我们去看戴维斯瀑布。瀑布在博卡拉郊区,景区入口就在马路旁。瀑布的源头来自费瓦湖。溢出的湖水形成一条河,河水流到这里,由于长年冲刷,疏松的土地形成了一条长150 米、宽30 米的深沟。河水跌落数十米形成瀑布,然后在沟底洞穴里消失,成为暗河。因为当下是尼泊尔的旱季,费瓦湖水位下降,瀑布如一匹白练,优雅地从崖壁挂下,水雾随风飘散。可以想见,到了雨季,溢出的湖水波涛汹涌,形成的瀑布一定是雷霆万钧,气势磅礴,就不是现在的样子了。
有这样一个传说:1961年7 月31 日,一对瑞士夫妇在瀑布上方的河中游泳。妻子戴维斯被突然暴涨的水流冲走坠入瀑布;救援队在下游的河中搜寻了三天以后,才找到她的尸体。她的丈夫伤心欲绝,恳请尼泊尔当局以妻子的名字命名瀑布以作纪念。从此,该瀑布被称为“戴维斯瀑布”。
现在,瀑布边的小道上安装了金属扶手和围栏,以确保游客的安全。商贩们在附近形成了一个规模不大不小的市场。在这里,你可以拍摄到瀑布美妙的飞泻和尼泊尔不同民族服饰的多姿多彩。 

逛街

看完戴维斯瀑布接下来是自由活动。为了体验博卡拉风情,感受当地的生活气息,我和同室的滕先生(滕建刚,退休军官,中等身材,健壮英俊,性格爽朗)一起去逛街。大街上保留着一些中世纪的寺庙和古老的尼瓦尔人的房屋,门窗上有装饰性的木雕,凝聚着上百年的沧桑默默地立在那里,叙说着博卡拉的既往。随着旅游业的兴起,大街上也有宾馆、商铺、酒吧、餐馆等一些现代建筑,各式各样的广告牌和商品陈列在街道两旁。一些五颜六色的鲜花在门前墙头绽放,随着微风飘来阵阵芳香。——博卡拉既是一位世纪老人,又是一个青春少女。 
尼泊尔最不缺少的就是色彩,到处都是那么花花绿绿鲜活生动。你看:房屋的墙壁上涂满了各种颜色,汽车头部描绘成大花脸;女人的着装五彩纷呈,男人们帽子上绣着花朵;商店门前的头巾、服装五颜六色,多姿多彩的商品更是琳琅满目……再加上大自然的红花绿树,构成了尼泊尔花花绿绿的世界。尼泊尔人对色彩的热情,彰显了他们对幸福的追求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我俩来到费瓦湖边。晨雾早已散尽,微风吹拂,费瓦湖的柔波在阳光下闪烁。停泊在大树下的彩色游船随着水波摇晃。一对年轻的恋人依偎在湖畔花前喁喁细语,陶醉于柔情蜜意里。使人联想到秦观的“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几个身穿花衣的妇人赤足浸入水中,一边洗衣一边说笑;一位长发的画师一会儿观察风景一会儿细心地作画,烟早灭了烟斗还衔在嘴里;一只白色的小狗趴在他脚旁睡着了,偶尔睁开眼睛看看周围的世界,然后再闭上眼睛沉沉睡去……一切都是那样的怡然自得,那样的从容安详,时光老人仿佛为费瓦湖放慢了行进的脚步。
景色优美生活悠闲的博卡拉成为令人向往的旅游胜地,大街上走动着世界各地的游客。从湖边回来,在一家商场门前,我俩遇到十个化了妆的西方青年人,有男有女,身上穿着花花绿绿的奇装异服,鼻子上粘着彩色的海绵球,有的背上还装了彩色的翅膀。他们笑着闹着,像是一群顽皮天真的孩子。“Hello”后,我们握手拥抱,一起赏景,一起拍照。滕先生拍下了我与他们的合影,我拍下了滕先生与他们的合影,他们拍下了我和滕先生的合影。原来不同国籍的游客初次邂逅就可以相处得如此融洽,博卡拉之旅绝对是一次难以忘怀的体验。

爬山

下午,我们十来个人一起去爬山。沿着一条曲折陡峭的小路,攀登一座不知道名字的小山。爬到半山腰,已经是汗流浃背,我脱下外衣,系在腰间,继续攀登,来到山顶。小山上绿树葱茏,空气清新,一阵阵山风送爽。远处,有几个驾着五颜六色滑翔伞的游客,像鸟儿一样在天空飞翔。仰望世界和平塔光辉灿烂,俯视费瓦湖波光粼粼;博卡拉静卧在雪山脚下,喜马拉雅山做了它的屏障。山顶上有一棵百年大树,我们轮流坐在大树下的长椅上合影;我们跳跃,我们歌唱,我们向着喜马拉雅山呼唤;放浪形骸,乐而忘返!
博卡拉,美丽的博卡拉!


微信图片_20250911134713_31_208.png旭日初照鱼尾峰 以下照片均摄于2019年11月24日

微信图片_20250911134828_33_208.png五彩纷呈的博卡拉大街一角

微信图片_20250911134847_34_208.png晨雾迷蒙的费瓦湖

微信图片_20250911134921_36_208.png作者与西方游客合影

微信图片_20250911134957_38_208.png作者与旅友在小山上大树下合影    王丽红摄,从左到右依次是:是王英、于淑雯、王灵芝、本文作者、徐华婷、江老师

陈瑶本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陈瑶本丨博卡拉,美丽的博卡拉!(下)》 发布于2025-9-11

评论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