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嘉川丨“龙吸水”、图腾文化与新迷信 - 世说文丛

韩嘉川丨“龙吸水”、图腾文化与新迷信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所谓图腾,就是原始时代的人们把某种动物,植物或无生物当作自己的亲属、祖先或保护神。相信它们不仅不会伤害自己,而且还能保护自己,并且能获得它们的超人的力量、勇气和技能。人们以尊敬的态度对待它们,一般情况下不得伤害。氏族、家族等社会组织以图腾命名,并以图腾作为标志。

题记

严肃认真和荒诞不经,本是两种不同的境界,然而在生活中若干事物却又互为融合,或互为辩证的。譬如,在没有多少娱乐生活的年代里,虽然仅有几部可以公开的电影、戏曲、文艺作品,人们却将若干情节掰碎了柔细了,从中获取足量的精神享受。《沙家浜》里刁德一说:把老百姓给我叫到春来茶馆,我要训话!胡传魁不明白,问:你叫老百姓干什么?刁德一回答:我叫他们下阳澄湖捕鱼捉蟹……演员对着天幕指手画脚的姿态、声调和“鱼蟹”两词的组合,都给人以荒诞的意味儿。荒诞下掩藏着诱使新四军走出芦苇荡的阴谋,这是剧情发展的正面导向:另一层便是物欲的诱惑。就像我们市场楼东门外水果摊上有一位老生意人,经他的嘴说出的“真甜”两个字非同寻常。音量轻轻,似是说给自己、又像透露给好友,两个抽象的文字生发出无穷的魅力,能令人流出口水。显见那是几十年练就的功夫。阳澄湖里的鱼蟹是鱼米之乡的特征,更是生活之美妙的所在,“下阳澄湖捕鱼捉蟹”那几个字的台词含量也是显见的,需要有如老生意人那样的语言魅力:刁德一是居心叵测的反面人物,他自然不会真正替老百姓的生活考虑,因而那话还要有调侃味儿,那便是“鱼蟹”的组合。惯常的组合应该是“鱼虾”,而恰恰就是这个非惯常的组合给人很深的印象。其实前面有大段的对白与唱段来描述阳澄湖鱼米之乡的优美,而正面的惯常的状写表述,却没有如此给人印象之深刻。
就是这个给人印象深刻的充满魅力的阳澄湖,今年(2004年)7月15日下午发生了一件据说是千载难逢的事情——龙吸水,科学上称“水龙卷风”。
据专家统计,龙卷风发生最多的地方在美国,全球每年发生1000多次,美国竟占到了一半。由此,央视的专题节目中,专家展示了一幅地图,上面画了一条越过太平洋的水平连线,以此说明阳澄湖这个地方与美国发生龙卷风那个地方的纬度差不多,因而存在着某种必然的联系。
无独有偶,9月9日,在我国西北的青海湖上,也发生了一桩“龙吸水”的奇观。两次事件的目击记者都有比较详尽的描述,一些网站上,还有央视记者提供的图片。阳澄湖上的水龙卷风与同一纬度美国的龙卷风发生之因的联系,与青海湖是否也有联系,专家肯定会找出新的说法。解说大自然是自然科学的重要使命,这是毋庸置疑的。在我所生活的城市,我也曾看到过“龙吸水”的现象。外祖父是太平山的护林员,夏日的一天上午,我到山上去找他,山的南麓是太平角和八大关,也就是西方人所建的别墅区和后来建起的疗养区,再往前便是辽阔的大海。海面上除了几座小岛,每天总有几艘轮船缓缓地驶过海面。也时而看到过军舰,那是在一个有着薄雾的早晨,轰隆隆的马达声传来,几艘军舰沿着胶州湾对面的海岸线疾驰而去。尚武似乎是男孩儿的天性,机械沉闷的声韵传达着军舰威武的维姿。去找外祖父的那个上午,爬到太平山的山腰时,我便下意识回头往海面上张望。乌云压着海平线,海面极其平静,没有风浪没有船。就在此时,乌云向海面伸出了一条尾巴状的触角,海水随之被吸起
来,深灰色的海水渐渐泛黄,海面出现了一个偌大的深坑,明显看到了海底的黄沙,同时四周的海水迅速往中间汇拢,随着那条尾巴的升高,海水又将那个大坑填平了。也就在这个时候,像一片杂沓的脚步声向我所站立的山林袭来,一阵噼噼啪啪的雨滴之后,我的衣服似是湿了,但并没有湿透。乌云走了,灿烂的阳光复又照射在蔚蓝的海面上。
我确信看到的是“龙吸水”的奇观,逢人便问逢人便讲。然而,在我周围的大人小孩儿却都不知道那回事儿,好像我是一个痴人在说梦,在编造一个不可思议的谎言,这令我感到非常苦恼。1960年代的中后期,不仅媒体和信息交流的方式不发达,甚至大家的心思都高度集中在政治运动中,因而没有人顾及那件“迷信”的事儿。多少年以后我在某些场合提到过,在场的人也都逢场作戏地应酬几句。
生活在山沟里的老太太或大字不识一个的老山民,所教育出来的孩子却懂得人伦,懂得孝敬父母,懂得道德礼乐,知道爱惜生命、杀人偿命,他们这些知识怎么来的?在我成长的历程中,便有来自书本传说:人如果做了伤天害理的事,会遭天打五雷轰。再譬如那样的故事:某地发大水,有人不去救人,却在水边打捞随水漂来的东西发灾难财。有兄弟俩也在打捞,看到上游漂来一根木头,哥哥便下水骑了上去,可是,他却突然转身向水边的弟弟大声疾呼:咱娘全靠你了,我不行了……谁知,那木头却扭动了一下,将他甩上了岸。故事的核心便是那是一条天上的龙,本是要惩罚那些发不义财的人,可是听到他很孝顺,便还他一条生命。
那人后来怎么样了?小孩子的我天真地问。后来?后来他的腿残废了,是被龙的鳞片夹伤的。也就是说,虽然因为孝顺而还他生命,但是发不义财的惩罚却不能赦免。传说由想象而生动:天上的龙假装成一段木头,当那位哥哥骑上去的时候,便张开鳞片将他夹住,要带他去深水大河中淹死。
龙是一个民族的图腾,由此衍生的图腾文化几千年来在人们的心中形成了固有的理念模式,即使在轰轰烈烈的破旧立新、破除各种“迷信”之后,人们心里那些东西依然埋藏得很深而难以磨灭。从图腾的概念理解、龙既然是一个民族的保护神角色,应该是没有什么可怕的,可是1988年的龙年,从东北往南,兴起了一股六月放爆竹之风,据说一直延续到了江南。因为1976年的龙年,中国经历了几件大事:唐山大地震、国家领导人谢世等等。
人们像驱逐“年”一样驱逐龙年会带来的厄运。人们祈愿生活的美好与幸福无可非议,可是源自怎样的文化依据呢?
我看到了“龙吸水”中的“龙”,是人们心目中严肃而神圣的“龙”,福兮祸兮?颇费猜想。那时人们显然还没有认识到水龙卷风是一种自然现象,那又恰恰是一个什么都不信的时代。根据“非非即是”的逻辑,什么都不信,恰恰是什么都信,尤其是后来有了1976的龙年,似乎应了人们心中的某些猜忌。
愚昧与科学文明的界线是什么?似乎不能说没读过书的人就比读过书的人愚昧了多少,贫穷落后也并不就意味着愚昧。图腾崇拜也好,图腾禁忌也罢,历史的文化的,是映照人类生存的某些现象,并不是制造新迷信的依据。譬如生命的出生本是自然现象,可是有人却硬要人为地为未来的孩子选择属相,属龙是否就与“真龙天子”有了某种联系?属羊是否就真的命运不好?
《叶公好龙》是一个揭示荒诞的寓言,问题是荒诞往往掩藏在严肃的后面,如果在今天掩藏在严肃的科学后面,那就没有严肃认真的事儿了。水龙卷风无论某记者描述得多么“壮观”,其会给人类带来自然灾害,这是专家们所要给大家讲清楚的根本。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韩嘉川丨“龙吸水”、图腾文化与新迷信》 发布于2025-10-5

评论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