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著名小提琴家、钢琴家、作曲家、指挥家(小)约翰·施特劳斯(Johann B.Strauss,1825-1899)被称为“圆舞曲之王”,其代表作之一《蓝色多瑙河》(全称为《美丽的蓝色多瑙河旁圆舞曲》。其创作灵感来源于德国诗人卡尔·贝克(Car1Becker,1890-1958)的一首诗,诗中描述了多瑙河的美丽景色和浪漫情感。施特劳斯深受启发,据说只用了一个晚上就创作出了这首举世闻名的圆舞曲,后又创作了小提琴版。
小提琴版的《蓝色多瑙河》通常包括了小提琴独奏部分和钢琴伴奏部分,希腊裔奥地利指挥家赫伯特·冯·卡拉扬(HerbertvonKarajan,1908-1989)无数次演绎了这首曲子。




小约翰·施特劳斯于1883年创作了《春之声圆舞曲》,最初是钢琴版,后改编成小提琴版,当时他虽已近六十岁高龄完成了这部巨著,但乐曲依然充满活力,处处散发着青春的气息,旋律舒畅、优美动听、节奏自由,备受世界乐迷的喜爱和推崇,已成为每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上的绝对保留曲目
奥地利作曲家布鲁克纳在他的《第九交响曲》中第二乐章采用了小提琴独奏的形式,展现了他在交响曲中对小提琴的运用
小约翰·施特劳斯一生共创作了120余首圆舞曲,每首都具有交响乐的效果,展现出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奥匈帝国的辉煌鼎盛时期歌舞升平的景象
世说文丛总索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