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里亚诺·布恩地亚上校将会想起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
有人说《百年孤独》的这个“开场白”是文学史上的经典。马尔克斯用一句话将小说中的未来、现在、过去三个时间维度,融合为引人入胜的一句话,马尔克斯不愧为文学大师。
这里重提《百年孤独》,不想追忆自己年轻时读这部小说中勃发的那些阅读快感,也不想老生常谈这部小说里那些不乏哲理的魔幻故事。在这个为人们增添无尽苍凉的冷秋时节,我突然想起《百年孤独》中,那段被誉为人生箴言的说法蕴含的精神告诫:
“一个幸福晚年的秘诀不是别的,而是与孤独签订一个体面的协定”。
为什么说与孤独签订一个体面的协定就是幸福的秘诀?
要搞明白这个问题,则要搞清楚以下几个思想要点:
1.人到晚年,因为亲友疏离或离去而出现的生活孤寂,是人生路上无法避免的必然经历。明白了这个简单的道理,也就明白了人到晚年最重要的选择是:理性地、坦然地、努力地接受必定出现的孤寂生活。
所谓“理性地”就是从思想上意识到晚年的孤寂生活,是不得不面对的天意安排,天意不可违。
所谓“坦然地”就是从心理上没有顾虑,平静地走进晚年的孤寂生活。
所谓“积极地”就是要:
(1)充满信心地安排晚年的孤寂生活趋向充实与生动。
(2)怎样在孤寂生活中实现精神上的不孤独,精神上有所依、有所求中继续耕耘自己的精神家园,从而使精神家园丰盈起来、活泼起来。
(3)培养什么样的兴趣与爱好,才能排除无所事事中的无聊。众所周知的是:持久的无聊,可能毁灭晚年的全部生机!
2.马尔克斯说的“体面的协定”是什么意思?
对马尔克斯这句箴言有人是这样翻译的:“一个幸福晚年的秘诀不是别的,而是与孤独签订一个不失尊严的协定”。
也就是说,人进入晚年后,虽然不再干工作了,不再创造价值了,不再有作为了,不再为家庭提供经济来源了,却应该有尊严地活着。
但是很多读者忽视了:人的尊严首先要有经济保障。一个没有独立自主经济保障的人,若谈个人的尊严,犹如无立锥之地的阿Q谈自己的尊严一样,只能引来众人的嘲笑:“你上无片瓦、下无寸地、穷得叮当响,你配谈人的尊严吗”?
阿Q虽然穷得叮当响,却有自尊心,众人的嘲笑让阿Q怒不可遏中喊出了“我祖上阔多了,你算什么东西”这句广为人知的名言。
但是在独立自主的经济保障这一点上,东方大国的多数人,不太容易实现。
中国历史上的多数人晚年没有独立自主的经济保障。人到晚年只能靠推崇儒家文化的“百善孝为先”,依靠子女“孝顺”养老。
现代东方大国立法“子女有赡养父母的责任与义务”。这个立法与历史上的“孝顺”养老,虽然说法不一样,它们的思想意义是一样的:子女必须赡养父母。
但是现代文明社会的纳税常识告诉人们:纳税人缴纳的税金已经向国家预付了纳税人晚年的养老金。所以人到晚年国家负责养老是天经地义的事。
在欧洲与北美大陆,所有人的晚年都享受自己当年纳税中已经预付的养老金。所以欧洲与北美大陆人的晚年,都能够在经济保障中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当你明白了人的尊严与独立自主的经济保障密不可分这个简单的道理,也就明白了只有在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私有制社会里,人的尊严才可能有保障。但是中国自古以来数千年的历史中,从未有过真正的私有制。
什么是私有制?
私有制就是国家用体制与法律保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社会体制。中国有史以来何曾有过这样的社会?
所以有人怀疑:中国人自古以来是否有过真正的人格尊严?一个从未有过人格的尊严的人,难以明白马尔克斯那句箴言的重要意义。
3.放弃希冀他人陪伴自己的想法;远离热闹的场合;脱离喧嚣的环境。从吃喝玩乐的聚会中退场。在守住孤独中让不受干扰的思想萌发的力量,荡涤尘世的污浊;让灵魂的清澈与温馨,沁人心脾。
所以,只有与孤独签订一个体面的协定的人,才能享受中年时期不可能有的、唯孤独中才可能出现的多么幸福的晚年!
舟笠翁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