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笔记(54)
73
少人来到的地方,酸模长得特别舒坦放松,从每株伸展开的大叶子就能看出来,夕阳的斜照下,宛如世外仙女。
拿出手机,拍了十几张,选了九图,朋友圈发个九宫格,写着:酸模,也叫野菠菜,土大黄。
家住重庆的“旦复旦兮”留言说:“川渝一带叫牛儿大黄,到夏天长得又高又大一篷,嫩叶可当野菜,味道酸酸的。”
家住沈阳的徐婉心留言说:“土大黄,洋铁叶,野菠菜……”我想“洋铁叶”也许是沈阳那旮旯的特别称呼,不过我没去落实。
旦复旦兮是南方囡囡,徐婉心是北方囡囡,这就证明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甚至普天之下都有酸模这种植物生长,古人将之列入救荒本草之一想必是有道理的,南北方酸模长相一致,酸味相近,不薄彼此,可知这种本草自古至今具备一视同仁之平常心也,凭此一点便足以与其他人物分野抗衡。
突然就饿了,胃部酸酸的。
我常买青食的钙奶饼干,作为闲食的选择,其他的闲食食品很少买,怕添加剂。这会儿突然饿了,大家知道,我要是饿了非同小可,乃血糖低之故。于是进超市,买一提钙奶饼干。不过我还是以“慎独”的步履,潇洒自如地往家挪步,既没边吃边走,也没有急慌慌小跑着赶,谁让我“慎独”呢。即使隔壁地震或者走水人仰马翻了,我也不急,管他呢,“慎独”要紧。怪就怪《尚书》“不矜细行,终累大德”,因此我知道,自古而今,唯迈小步者方入得“通德门”,例如郑玄(还需要进一步量一量他每一小步有几个厘米),步子一旦大了,死乞白赖的,都白搭。
回家坐定,先煮开水,泡上一杯咖啡,才慢悠悠剪开包装,取出一块,闻闻,如旧,五分之一浸入咖啡,一浸而迅速提起,不可住,入口细嚼,俄而未浸的五分之一入口,再细嚼,鼻尖的虚汗就退了,心稍定,写几句话,发朋友圈:
“百年老企业更可信,特别是食品。例如青食的钙砖,岁月淘洗,毫无疑问还是钙帮帮主。饿了,泡一杯咖啡,来两片,干嚼或蘸湿了舔,于是,江山算个球。”
马宁留言说:“今天早饭,我拿开水冲鸡蛋,放了三块青食的钙奶饼干。”我回复道:“我正在食。”
马宁用早餐,鸡蛋里放三块,蛮奢侈的,要我也就放一块,不过,管他呢,我突然想明白了,江山算个球,顶多不过两个人拉开一根绳收费,不拿绳拄根棍就是个穷要饭的。或一人放绳于股间,一人从后面扯,反复证明勾股定理。管他呢,明天早餐坚决用掉它三块半,一激动,我屁股动了一下。
李言谙
2025年4月25日星期五
图片来自网络
2025年笔记(55)
74
李言谙
2025年5月3日星期六
2025年笔记(56)
75
76
《增修胶志》云:“晏子冢在邑西北冢子头庄前,有古冢,形如土山,相传为晏子冢,其庄因是得名。”
77
东姚胶河岸边一处螺杆水泥板手摇提水闸,以前不曾留意,水闸上沿一口井,线杆上绑着电闸,估计还能通电抽水。围栏内有人掘菜地,远点一棵老榆树,新鲜的榆钱浓缩着春天的青绿,更远处的铁道线跑货运列车和绿皮客车,往来不断,速度比高铁还快。姚哥庄一带是我散步常到的地方,我留意着姚哥庄和堤东村胶河两岸这些年的变化。比如前几年在西姚立起一块铁牌子,是广告牌,丝网印刷了满满的图案和文字,告知拆迁了的村庄要建设什么项目,胶河上建设一座什么桥,想法很新,气魄很大。这是五六年前的事了。这两年变化多,加上风吹雨淋,牌子还在,剩一层铁皮和钢铁架子,字画包括画布全没了,写在画布上的项目,开了个头就都停下了。西姚和堤东河边在建的橡皮桥在岸边立完桥墩就不见动静了,停工两三年了吧,工地还在,因此河沿的路一直封着不让走,从姚哥庄去堤东村得绕一大圈路,先穿过文体中心,到月潭路往南,到胶河北岸往东,绕回来,过堤东村南,才可以回到胶河西岸。很多时候,我简直信了人能够改造自然,却不可以相信能够改造自己。
78
明英宗以后,“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统计明一代宰辅一百七十余人,由翰林者十九”(即十分之九)。
79
“凡有血气,皆有争心”。争:夺,取,甚至抢,主义为孽。争竞为次孽。“可以滋长”。滋:培植,灌而使之萌。善、仁、爱诸如,必施以“滋”而后能长,而后可得,并消“争”气。以赛亚书40:6:“凡有血气的尽都如草;他的美容都像野地的花。”彼得前书1:24:“因为凡有血气的,尽都如草;他的美荣都像草上的花。草必枯干,花必凋谢。”血气气短,瞬间逝,如草如花,不足凭,不足惧,不足傲。约伯记34:15:“凡有血气的就必一同死亡;世人必仍归尘土。”至高者以恒久的耐心待世人,怜悯并施恩慈,故血气者得以续之“血气”而苟活。但以理书4:12:“叶子华美,果子甚多,可作众生的食物;田野的走兽卧在荫下,天空的飞鸟宿在枝上;凡有血气的都从这树得食。”但血气者不可以自夸,更不可以“争”。“因为耶和华在一切有血气的人身上,必以火与刀施行审判;”(以赛亚书66:16)
80
柳宗元《辩晏子春秋》提出晏子应改列于墨家,云:“吾疑其墨子之徒有齐人者为之。墨好俭,晏子以俭名于世,故墨子之徒尊著其事,以增高为己术者。且其旨多尚同、兼爱、非乐、节用、非厚葬久丧者,是皆出于墨子……”从其说者甚多,反对柳说者也有,如清代孙星衍《问字堂集》云:“……皆合六经之义,是以前代入之儒家。”云云,云云,有一点则为共识,用今天的话说,晏子在历史上是“廉洁”的首倡者,也是亲躬者。反腐倡廉看晏子。
81
公元前500年,齐景公四十八年,晏婴辞世,享年96岁。《水经注》云:“齐北门外东北二百步,有齐相晏婴冢宅。”说晏子葬于临淄北门朝东北二百步的地方,此一带齐后人称为“清节里”。里,阎闾、弄堂、里巷,平民的生活场所。唐时,长安设平康里,诸多著名和非著名诗人及权贵踏足的红颜之地。德日占据青岛时,在市南区与市北区交界处设平康五里,诸多德日美及本地豪富的光顾之地,都是为妓女划定的营生区域。
82
看了个视频,讲得很好,但有一点微瑕。“荒野”不如“旷野”准确。和合本“出埃及记”译为“旷野”准确而且很有道理的。这个词太重要了。以色列人在埃及为奴400年,神的仆人摩西带领那一代以色列人离开为奴之家,进入“旷野”,去往应许之地,在旷野漂流40年,最后,除了约西亚和迦勒进入了流奶与蜜的应许之地迦南,都未能走出来,留在了“旷野”,很悲壮,也是悲剧。这个“旷野”是眼睛看得见的旷野,如果对神没有信心、仰望和顺服,个人就没有力量和勇气走出“旷野”,神也不允许。而摩西的自我骄傲、自我荣耀也使他在最后一步未能进入迦南,只可以在山头遥望一眼那片绿洲——生命的最后一眼。其实,除了看得见的“旷野”,每个人面前还有一个看不见的“旷野”,这个“旷野”就是自我的心灵。自我骄傲、自我荣耀、自以为义、假冒为善者,不要说400年,即使4000年,既望不见,更无法进入流奶与蜜之地的神的国。但是,走“旷野”是有意义的,每个人必须经历看得见和看不见的“旷野”的试炼,从而实现与神合一。
83
伊蕾诗集《独身女人的卧室》开本787*960,订书针装订,是个小册子,一块购买的还有王黎明的集子《孤独的歌手》。王黎明是兖州诗人。后者我标注的购买时间为一九八九年六月,都是从济宁市太白楼下的新华书店购买的。今天打开一看,两本诗集的图钉都生锈了,封面开始要脱离书本。伊蕾在诗集《确认自己,实现自己》后记的最末一段说:“情绪型、未来型、悲剧型,这就是我对自己的确认,因此我注定爱诗、写诗,并梦想写出好诗,献给我同时代的人民及后来者,我愿和青年朋友们一起在探索中共同进步。”后记写于一九八六年十二月。陈超的《序》写于一九八七年七月,落款为“写在黎明”。他写道:“你们面对的这位诗人,她的祖先偷吃了智慧树上的果实,成为人类的生命之源;她有违神圣,打开了那只灾难的盒子,放出了弥漫天地的希望;她代表苦难而葳蕤的大地的力量向永恒的天空寻求呼应!她将那自尊的血素、顽健的躯壳,遗传给了她那些优秀的女儿。黑色的头发像一炬烽火,烫伤冰块释放人性的泉涌。她刺穿你又吸引你。她宁愿撼动你而不希图你愉快。在《独身女人的卧室》里,你悲喜难名。”他又写道:“而你们最终面对的,只有你自己。”
84
善良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流露,不用刻意就做了,可能连自己都不知道这个行为是善良的,因此我们说小孩子的纯真善良毫无瑕疵,是来自天性的本真善良。那为什么地狱入口的对联写着“无意为恶虽恶不罚,故意为善虽善不赏”?因为故意的刻意的为善背后往往有功利性,甚至是不可告人的,而这个功利性的指向也许是“更恶”,此类“善”一旦被肯定,被赞赏,被社会化,“恶”将借着“善”的面目堂而皇之地抬头,穿上“善”的外衣理所当然地逛大街,终至危害群体甚至整体。经上说这样的善是“假冒为善”,也就是说这个“善”是假的,是刻意做给人看的,以用来谋取更大的个人的或某个团体的利益,从而走上“自以为义”的“罪”的一面。有个视频,一个食品店女孩帮助一个低血糖患者,完全是本能的,甚至无意的,她都意识不到自己在做的事是被人称为良的善的,还在为自己在做的感到羞涩,流露出不好意思的难为情的表情,这是非常难得的。中国古人讲“至善”,抵达完美的善,那些左手做的好事,不让右手知道,那些只是做而拒绝宣扬的,通常趋向“至善”。假如你有这样一个邻居,每天一大早打开门,手提马扎,到胡同口滔滔不绝地说自己的善良和道德,说自己的义,说自己的完美无缺,听个一两次我认为可以接受,但若让你天天听,月月听,年年听,听上一辈子,不知道邻居们将作何感想。
李言谙
2025年5月4日星期日
原载 阿龙书房
阿龙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