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孝存丨我爸爸不是右派 - 世说文丛

张孝存丨我爸爸不是右派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1967年秋天,“文革”两派内斗似乎有些缓和。我们华东师范大学部分学生被安排到上海港码头救急,参加煤炭运输大会战。实际背景是,码头工人离岗“闹革命”,生产第一线无人问津了。
就在此时,有位同学(忘记他是谁了)告知一件令我吃惊的大事。原来我档案上有一段关于我父亲政治身份的记录:
1962年6月13日高等学校招生考生调查表有如下内容:

经市北区公安分局调查,内容有:
①“父亲系摘掉帽子的右派分子。”
(有青岛市公安局市北分局黄台路派出所公章)
②“该出身旧职员,父亲系摘掉帽子的右派分子,现表现尚好”(有青岛市公安局市北分局公章)
③“经过复查其家庭出身系旧职员,其父系摘掉右派帽子,其母无政治历史问题。”
(有山东省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青岛考区办事处公章)
(有魏文奎签字)1962年7月9日

得此消息,我十分震惊,我父亲从来不是右派分子,更不存在什么摘帽右派。否则我会对此等大事一无所知吗?
于是我立即回到青岛,下面是调查笔录:

调查笔录
张××同志在肃反、反右运动中都没有什么问题,当时作为积极分子看待。根本没有被划为右派分子的事情。特此证明。
证明人:孙文瑚(青岛建设银行革委会成员)
亓贯之(原青岛保险公司付理,支部书记,1957年主持反右斗争工作。现革委会结合干部)
1967年9月25日

(上述材料供参考)

于是,我将上述情况告知政治辅导员史加秀老师。因为她是看到学生档案的第一人。她非常负责地给我来信,如下:

××同学:你好!
你于9月27日和9月30日的来信我都看到了,勿念。
首先让我们共同学习一段最高指示“我们应当相信群众,我们应当相信党,这是两条根本的原理。如果怀疑这两条原理,那就什么事情也做不成了。”
现在我把系毕业生工作组的意见转告于你:
首先希望你并转告你的父母及关心这一问题的同志们不要着急。事情一定可以搞清楚。我们和你的看法是一致的。这是一个严肃的政治问题。一定要搞清楚,也一定能搞清楚。我们共同对党负责。
关于具体问题,因现在很忙,抽不出人去青岛,也不一定非要去。所以不派人去了。我们考虑将62年考生调查表原件寄到青岛市革委会政法部市北分部,由他们负责办理查清这一问题为宜。原件和信今天一并寄出。望你接此信后,可去政法部市北分部联系一下并催促其速办理。办理结果写成证明材料及原件一并寄回学校。
我们同时发信给你父亲工作单位,请协助证明这一问题。你也可督促其速办。
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最近发出新的战斗动员令,国庆后全校都在讨论如何紧跟毛主席的伟大战略部署,望你就地参加战斗,参加大学习,大批判。在你父亲问题基本搞清时立即返校。
再见。致以
敬礼!                      
史加秀   10.4

值得庆幸的是,当事各方都认真办理,一个月之后就收到史老师的回信:

××同志:
你父亲单位及派出所、政法部证明材料都来了。关于你父亲问题已全部清楚。他历史清楚,不是什么摘帽右派。此事特转告于你。望你放心,安心。
另,政法部要我们转告你本人,向你做深刻检查及道歉。我想他们工作是很认真负责的。
向你及奋战在三秋战线上的同学们问好!
史加秀 11.3下午

太平保险.png
父亲不是右派.png

附:
先父张凤五,1921年2月25日出生于江苏镇江。1939年毕业于镇江中学。1940年至1948年先后在天津、北京任职于太平保险公司。1950年7月在上海报考华东区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被分派到青岛人民保险公司。之后,在青岛市财政局、青岛建设银行任职。1981年退休后,仍在旅游公司发挥余热。直至2001年才离开挚爱的工作岗位。父亲一生勤奋好学,一丝不苟,严于律己,廉洁奉公,堪称财会金融岗位上的老黄牛。先父生活作风质朴勤俭,重视子女教育,为后人树立了光辉榜样。
2021年6月,在颐佳老年公寓接受录像采访,回顾一生经历,万分感慨,无限欣慰。
父亲不幸于2022年11月25日23点15分因病逝世于海军971医院。父亲永远离开我们了。您放心安息吧。

补遗:一位朋友看了上文之后,回复说:贮水山路一位小学女同学,就是因为街道干部猜疑嫉妒胡编说他爸爸投机倒把,是间谍,全家遣返,人生受到伤害。爸妈过早离世,谈起来就十分生气。


张孝存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张孝存丨我爸爸不是右派》 发布于2025-5-21

评论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