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强丨炎黄二帝之后融合浅说 - 世说文丛

王晓强丨炎黄二帝之后融合浅说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这是早该有人说说的事情,想来想去这等事情也就是我这般老朽应该说一说。恐怕我等不说就没有人敢说了。
这个问题的提出在《左传•定公十年》,那时“孔子曰:裔不谋夏,夷不乱华。”这是什么意思?一般翻译为:不允许少数民族武装干涉中原地区华夏民族的事务。
为了更好地理解,我特意引出这段文字的前后原文;
“夏,公会齐侯于祝其。孔丘相。犁弥言于齐侯曰:‘孔丘知礼而无勇,若使莱人以兵劫鲁侯,必得志焉。’齐侯从之。孔丘以公退,曰:‘士兵之!两军合好,而裔夷之俘,以兵乱之,非齐君所以命诸侯也。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与神为不祥,于德为愆义,于人为失礼,君必不然。’齐侯闻之,遽辟之。”
要弄懂这段话,就必须先弄懂孔子的立场。

1图1·1-1,商代的伏羲女娲合体玉雕像.jpg图1·1-1(左图),商代的伏羲女娲合体玉雕像。
女娲头上的“C”形龙躯,是象征伏羲的图腾神龙的躯体
图1·1-2(右图),是“孔鼎”上刻的“孔”字。
“孔”字上的红箭头指的是象征伏羲图腾神形象的龙躯

孔丘,商代王族的后代,姓巳,据胡小石先生《读契榨记·殷姓考》(见《江海学刊》1958年2期)上说他姓“子”,“子”的本字是“巳”,巳字是人头蛇身的象形字,是大昊、帝俊、帝喾、伏羲氏的图腾神形象的象形字。这就是说“孔”字是象形字,象形伏羲女娲合体神形象。读“孔鼎”的“孔”字,可知它象形“C”形龙和一个襁褓里的小孩共生一个头,因而让我知道这是商代常见的伏羲女娲合体像的模拟(图1·1-1,这张图上女娲生着乳房,她的头上是伏羲呈“C”形龙蛇图腾之身,恰如“孔鼎”之“孔”字,象形的小孩头顶连接的“C”形龙,图1·1-2——甲骨文龙蛇皆作“S”“C”笔画)。请注意,这段“孔”字的分析很重要,他决定了孔子“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之论述的立场。看来孔子是伏羲女娲之信仰的职事人员,在周代他虽然已离开信仰的职事之职,但自小耳濡目染,对于伏羲女娲世代的谱系,还是非常清楚。
伏羲女娲的族源来自少昊氏。据《左传·昭公十七年》记载,少昊氏首先发现了太阳的活动规律,发现了春秋分、夏冬至,从此人们有了征服自然的依据。这是中国文明与外国截然不同的要点。论中国文化,首先要明白它的特征,有特征而站在时代的前端,就是民族的骄傲。
后来少昊氏把“天下”传给了颛顼氏,颛顼氏又把天下传给了最懂“天人感应”的大昊氏,大昊氏从原来少昊氏鸟图腾之基础上发明了龙蛇图腾。于是大昊氏之女娲氏当了天下的司地之官,伏羲氏当了司天之官,他们多少世纪一直管理着史前的中国。他们凭着发现了日月的活动规律,凝聚着人民,人民也觉得他们管理天下天经地义。
大约在距今5000年至4500年之际,这时伏羲女娲民族集团的到了炎帝氏做领导的时段,即伏羲女娲民族到了羲炎时代。炎帝氏和黄帝氏都为了生存空间的扩大,去开发黄河中下游地区,这时中华民族的炎黄先辈出现了“炎黄争帝”的战争。
这次战争的起由,是羲炎民族集团中的“异己分子”为了争夺“帝位”叛乱,这帮本民族的“异己分子”被称为“蚩尤”(请注意,蚩尤不是一个民族的名字,它是羲炎民族当中的异己分子)。这时的炎帝氏求助黄帝氏,黄帝氏消灭了蚩尤,也一并消灭了炎帝之民族中坚。这就是《盐铁论·结和》说到的“轩辕战涿鹿杀两昊、蚩尤而为帝。”“两昊”,即少昊氏、大昊氏(当时少昊氏的余部和由少昊氏发展而成的大昊氏,就是伏羲女娲民族集团的中坚)。
这之后由黄帝氏的后代帝尧氏管理天下。帝尧氏因为不懂天文气象而启用了帝舜氏等人。帝舜氏是炎羲民族集团的后继精英,他迅速地把自己民族集团懂天文气象的职事人员调动了起来——帝尧重用了“四岳”管理国家(《史记·五帝本纪》认为四岳是指四人,当时帝尧氏问治水工作谁堪任用,“四岳”皆曰大禹——“皆曰”,可见“四岳”不是一个人)。
看来孔子“裔”的指向,其中应该有周代齐国的祖先。齐国的祖先姜姓,是炎帝同姓。“四岳”当中有齐国的祖先。齐国的祖先是伏羲女娲民族集团的精英。这又可见“四岳”本身就是羲炎民族集团的人。帝舜氏进入帝尧氏政权执政,不但按自己的意愿把陶器之耳鼻换上了太阳鸟的变形翅膀,还在今天陶寺遗址之地建立了测日墙,并最终发生了取而代之帝尧氏的政变。
孔子所谓的“裔不谋夏”的“裔”,就是“四岳”、帝舜氏之裔,后裔,子孙之流。准确一点说,“裔不谋夏”就是羲炎民族集团的后裔,不要干涉黄帝后代的事情。“夏”在这里指黄帝氏之后裔大禹打下的夏朝江山。大禹建立夏朝,主要的战役是攻打共工国的城池,这座城池被攻陷了,大禹在这里建筑了伟大的石城,这石城就是今天的石峁遗址。传说共工氏是“四岳”的父辈,而共工氏就是羲炎民族集团的组成部分。
请注意,在孔子的“裔不谋夏”之中,“裔”和“夏”是对立的。据而推断“夷不乱华”,中的“夷”和“华”也是对立的。
“裔”,“四岳”、羲炎之裔,他们就是以“华”为民族集团的族号。“夷”,黄帝氏、夏后氏、姬周氏之后,他们就是以“夏”为民族集团的族号。
“裔”“华”是羲炎、商王族之后(商王族自称伏羲女娲之后),“夏”“夷”是黄帝氏、夏后氏、姬周氏之后。这就是老朽我敢代孔子说清楚的话。
“裔不谋夏”之说,说明孔子非常清楚黄帝之后的夏政权,十分大度地招安了伏羲女娲的的后裔。这也说明孔子十分清楚,宗周是黄帝、大禹的后人。
看官,且耐心地听我一一道来。
今上海话读“虞”的声音依然近“华”。
清代张澍《姓氏寻源·卷七·七虞上》:“帝舜姓虞。”
帝舜是伏羲女娲民族集团在黄帝氏领导中国进入帝尧氏政权的伏羲女娲民族集团一代代表性人物。他姓虞,这也就意味着出自华胥氏的伏羲女娲有一种姓读“虞”。其实《姓氏寻源·卷三十五·二十二祃》有“华氏,子姓也”的记载,也就是说商王族有“子”姓(巳姓),也有“华”姓。“华”姓即“女和(娲)月母”的“和”,是女娲氏的一种姓。据闻一多考证,伏羲女娲图腾神的名字“就是葫芦”(见《闻一多全集》,三联书店1983年1版P.59)。所以“华”字又读作“瓠”“瓜(瓠瓜、葫芦瓜)”——瓠”“瓜”通“华”。

2图2·百度上“华”字另一字形的列表.png图2·百度上“华”字另一字形的列表。
这字多解释为“岳”。这“岳”字可能是“夷不乱华”的立论基础。
“裔”“华”都指羲炎民族集团的后人

3图3·莒县凌阳河大汶口文化遗址出土的太阳山和日在天中的图形文字.png图3·莒县凌阳河大汶口文化遗址出土的太阳山和日在天中的图形文字


这样的读音变化让现代的我们实在想不太通。但是对照了百度上“华”字的甲骨文列表(图2),我恍然大悟:原来“华”字可能象形太阳树——太阳树屹立在太阳山上。这山即大汶口文化凌阳河等遗址出土的太阳山之陶纹(图3)。
谢谢百度之“华”字甲骨文列表(图2),这个列表是非常大胆的创举,因为很多专家都不敢把这个字释为“华”,而多半把图2列表的字释为“岳”(赵诚释其为“岳”,见《甲骨文简明词典——卜辞分类读本》中华书局1990年2月P.11)。这个列表也提醒了我:“华”应该有两个字型,一个作为卜辞的祭名,祭祀商王族自己的叫“华”的祖先,这个“华”字下面有个“山”字(图2),它形象太阳树所在的太阳山。
太阳树之图像的发明,实在是值得伏羲女娲民族集团群人骄傲的,这个图像就是伏羲女娲完成了以太阳投影测时的宣言、广告。太阳就是每年从八个方向像太阳鸟从树上起飞巡天的。这也就是伏羲女娲、炎帝氏后代有资格管理天下的凭证!
伏羲女娲由较原始的孶茸记岁法发现了太阳光照的长短决定了二分二至的时间活动规律。继而发明了太阳树上太阳鸟巡天的神话,以扩大自己的学说之影响。今天仍残存大三星堆遗址出土大量的青铜太阳树,就是商王族对这一发明进行宣传的铁证。今天仍流行的《易经乾坤凿度·卷上·立坎离震兑四正》引《万形经》曰“太阳顺四方之气”,这正是太阳树之太阳鸟十只轮流值日巡天的记载。
伏羲女娲继承了少昊氏、颛顼氏的原始社会的领导地位,就是因为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太阳巡天按八个方位的发明,而进入伏羲八卦方位的宣传,开启了原始文明社会的历程。
因此,我可以如此地说:
一、“华”应是发明了太阳树的象形字。
二、“华”应是伏羲女娲后裔追思其祖先丰功伟绩的族号。
三、“华”应是在夏朝之前一个朝代的名字。
四、“华夏”之所以可以代表伟大的中国,在于这两个朝代是世界文明的起始之一。
五、华夏文明就是炎帝氏和黄帝氏成功融合政权之结果。
六、孔子“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之论,大致要大家不要再区分炎帝和黄帝谁可以合法代表中国这一类问题了,他们都是华夏的祖先。
现在我们再释“夷”字。
《左传·襄公三十年》:“杞,夏余也。而即东夷。”杞国是夏朝的后裔,他们是东夷人。
《左传·僖公十年》:“邾文公用鄫子于次睢之社,欲以属东夷。”鄫国是夏朝的后裔,邾文公是祝融氏之后(伏羲女娲的后代),他想用鄫子的血祭祀“次睢”的社神,因为祝融氏后代的邾文公,他自认为是羲炎之后,而将黄帝氏的后代夏后氏算成外国人(东夷人)。
这两个例子可以证明黄帝氏、周王族不是羲炎民族的正统子孙。黄帝是“轩辕氏”,大概是带着埃及战车原型进入中华的异族人,故称“轩辕氏”;周王族也可能是从两河流域迁入中华的人种,他们的稷神叫“姬弃”,而羲炎民族集团的稷神是炎帝之子叫“柱”。所以孔子将“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作对立状。
如果我的说法合理,那么伏羲女娲民族集团的后代哲人孔丘,其“裔不谋夏,夷不乱华”是要羲炎子孙不要干涉黄帝后人的事,黄帝子孙不要干涉羲炎子孙的事,谁得天下谁管理,这样社会就相安无事了,民族就大团结了。
我为我的一语颠倒千年的结论很是不安。但我还是要一吐为快。


王晓强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王晓强丨炎黄二帝之后融合浅说》 发布于2025-8-16

评论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