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帝丨删稿前说两句(附民谣一首) - 世说文丛

杜帝丨删稿前说两句(附民谣一首)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我没料到,在公众号发一篇文章,能带来这么大的麻烦。
8月26日中山公园小西湖的亭子塌了,朋友把原中山公园老主任于鲁辉先生写的一篇题为《谈谈小西湖湖心亭倒掉》文章转发给我,希望我能把这篇文章在公众号上贴一下。
我接到文章一看,认为写得不错。文章简短,文字平实,列举了亭子的历史,谈了自己的感想,而且文章内容衔接最新的社会突发事件,应该会引起社会关注和共鸣。
哪知文章在公众号贴出后,点击量瞬间好几千,没两天就破了万,留言跟帖数百条。
老百姓终于有了一个怨气发泄口。
这样的事儿屡见不鲜,在自己身边发生,毕竟不一样。
你们贪的太多了,我们一忍再忍,没头了?
我理解这些议论。 
作者于鲁辉来电话说,杜帝老师,您在公众号贴了我的文章,社会影响大倒是好事,但不住的电话干扰和“登门拜访”却让人难以招架了。您可不可以考虑一下删贴的问题?
我问,为什么要删?你的稿子有没有失实的地方?
于老师回答:说失实倒真没有,我是有感而发,据实道来,只是介绍一下自己了解的历史情况。
我说,那就先放一放,我如果删了,好像咱们什么地方有不妥之处,会被人误认为有“改正道歉”的意思。尤其是现在留言那么多,我回复感激他们还来不及呢,不好立即删帖,咱起码应该尊重民意吧?
于先生说给我添了麻烦,我说,做正确的事情,不怕麻烦。
那些天我正在为一个企业编一本书,忙的不可开交,校对,修改,看样书,期间还为法显论坛的一次活动,编辑文字和照片,哪里顾得上什么删稿。
前天,于先生又跟我联系,问“删文”的事。我说,记得您是个敢做敢为的人,怎么现在婆婆妈妈起来了?
于先生说,敢做敢为也得分“时间、地点、人物”,一味地敢做敢为,有时也可能因小失大。这次您就让老哥我当一回“给做不敢当”的人吧。
我知道于先生有难言之隐,也从侧面听说有不少业内人士、社会“贤达”,甚而资深老领导对他动之以情,看来他真是进退两难,不得不“忠孝难以两全”了。
我理解于先生,但我不能认可这种“不解决问题,先解决提问题的人”的不良风气!当然更不愿意让《杜帝语丝》微信公众号为此蒙羞。可在我这个年迈的于先生面前,我也只有“恭敬不如从命”了。
删除此文之前,文后有不少好的留言和评论,展现了网友们的正义和善良,对社会起到了大大的正面作用,对此我表示无限的敬意!
在我们这块地方,的确有它的特殊性,我们也完全理解“做人难,做好人更难”的人情世故。就连于先生这样要强的人都不得不“忍痛割爱”,问题的严重性也就可想而知了。
自媒体人微言轻,就不多叨叨了,删就删了吧。
一个亭子的坍塌,只是震破了一角冰山,你能看到多少?捂眼的大手无处不在。想必文字以外的东西,网友们一定会理解的。
原载 杜帝语丝
2025.9.6

佚名丨大青岛(民谣)

大青岛,真是行,
小西湖上坍凉亭。
安全距离瞎胡判,
逆行姐姐耍蛮横。
抓了经建抓赞松,
抓了周科抓潘峰,
十几官人共一妇,
道是有精却无情。
银两箱里数百万,
打开使得众人悚。
阴阳先生捻须笑,
截断太平路咋太平?
不作不死不罢休
风水崩坏惊了天庭。

原载 杜帝语丝
2025.9.10 


杜帝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杜帝丨删稿前说两句(附民谣一首)》 发布于2025-9-10

评论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