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强丨对三星堆文物研究的几点民间看法 - 世说文丛

王晓强丨对三星堆文物研究的几点民间看法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对三星堆出土文物的研究,主流的研究文章已经发表很多了,民间看法也有,很弱势,但并非没有。现在最受欢迎的民间无知议论,恐怕就是“三星堆不敢再挖了,再挖中国历史简要改写了”等。
作为民间学人,现在最想弄清楚的是:

1.三星堆文化传统从哪里来的?
2.三星堆祭祀的主神是谁?
3.三星堆祭祀人是谁?
4.三星堆被谁所破坏?

写这篇拙文,当然是因我不太同意主流的研究结论。但愿大家能够把持学术公平的原则,容我把话说完。

3-4.png图1-1 石家河文化之颛顼氏(中)和人首蛇神的伏羲女娲(左、右)玉雕;图1-2 石家河文化之伏羲女娲呈人首蛇躯龙图腾像。两头一身和一头两身,是象征伏羲女娲不可暂分的两种龙凤图腾的表述方式,这种方式早在红山文化时代就应用了

1-2.png图1-3 石家河文化之太阳鸟拉着太阳月亮巡天玉雕;图1-4石家河文化的驮日月之云彩神  

图1-5左右.png图1-5 左,帝舜氏在帝尧氏管理天下时建设的观测农时的日影墙;右,帝舜氏时代太阳神庙里的石雕太阳神

6.png图1-6左,帝舜氏时代的太阳神神庙废址。右,大禹拆毁了帝舜氏的太阳神神庙建起的石峁古城  

三星堆文化传统从哪里来的?
答:三星堆文化,是由石家河文化北上今山西地区,相融于共工国之民族,先于大禹灭共工国之前,在共工国境内建立起的太阳神神庙之基础扩大的。太阳神神庙祭祀的对象是太阳。神庙祭祀的对象是颛顼(图1-1)、伏羲女娲(图1-2)、太阳(图1-3)、云彩(图1-4)、太阳鸟等。大禹在灭共工国后,然后又在商汤消灭夏朝之后,再在今四川三星堆遗址重建的太阳神神庙,它是商朝的文化。
夏朝之前的太阳神神庙,可能是以帝舜氏为主导建立的。时间在帝舜氏为黄帝氏的继承人帝尧氏主持天文气象工作之后、其社会地位稳固之时,政变了帝尧氏前后开始建立的(图1-5)。我在以前发表的拙文中,称它为“前石峁遗址的太阳神神庙”等(图1-6)。

图2-1.png图2-1左,三星堆遗址出土的伏羲女娲合体玉雕像,右,《天马——曲村遗址北赵晋侯墓第四次发掘》图二五2·戈内部图案为周墓出土的商代伏羲女娲合体玉雕像

图2-2.png图2-2  三星堆青铜神灵当中的四个四时神——它们都是太阳鸟类:他们在抬夫前、后、左、右四个空隙里,它们头戴“梁冠”,手腕上生着鸟的后距

图2-3.png图2-3 三星堆的三个旬神

图2-4.png图2-4 三星堆二号祭祀坑出土的九个太阳神(日头)浅浮雕青铜面具

三星堆祭祀的主神是谁?
答:伏羲女娲(图2-1)、四时神(图2-2)、三个旬神(图2-3)、九个太阳(图2-4)、太阳树、太阳鸟等。三个旬神是九个太阳——日头的领班。
不要瞎操心,三星堆遗址只有四时神而不会有八节神——因为“八节”是商以后发现的。
在三星堆其他遗址残留中,出土了伏羲女娲玉雕合体像(图2-1左);以往的研究者几乎都认为伏羲女娲是两个个体的神灵,实际在商代,但凡伏羲女娲造像大多是二者的合体像,也许商代重视人口繁衍,所以作为祖神的伏羲女娲,至少在造像上不可分离;这似乎在暗示,祖先教我们人口繁衍要男男女女结为夫妻不离不弃最为重要。
本文例图之伏羲女娲玉雕合体像,当然是三星堆文化重要的文物。它现藏于北京中藏会馆(北京国粹苑)。该神像高27厘米,以黑色蛇纹石玉雕琢,强光下透出墨绿色,材质致密坚硬,器表光洁如新。估计这是周成王、周公等人捣毁三星堆青铜神灵雕像时,被三星堆祭祀神职人员悄悄抢出的最贵重的主神,又失落在遗址其他地方的东西。
此合体神像造型独特,作为女娲的蛇躯之身盘曲,饰菱形纹。作为女娲的和伏羲的共首戴冠,作为伏羲的躯体像一只粗壮的独角,粗壮弯曲,造型简练稳重,颇像《天马——曲村遗址北赵晋侯墓第四次发掘》图二五“2·戈内部图案”之构思(图2-1右)。此像出土于四川广汉地区,经文物自然老化痕迹鉴定确认年代是商代,持有人为成都三星堆研究中心。其工艺特征与三星堆文化典型玉器风格一致。此文物玉质硬度大,不易受侵蚀,器表光洁如新。
商民族是一个拿神话当真历史的民族,他们认为伏羲女娲生了太阳月亮,生了许的自然天象。

三星堆祭祀人是谁?
答:是商王,是商王及王族内的祭祀职事人员。
有可能三星堆的祭祀职事人员,是帝辛后人实沈一支的人员。《左传·昭公元年》:高辛氏(帝俊、帝喾)有二子,大的叫阏伯,小的叫实沈,住在密林中不能相容,每天互相攻打。帝尧氏认为他们这样不好,就把阏伯迁到商丘,住到苍龙星土之下,用大火星来定时节,这就是后来的商朝人,而大火星也就成了商星。又把实沈迁移到大夏(今山西太原市一带),此地属于西方白虎星土之下,用参星来定时节,这支人以后一般称唐国人,此后他们事奉夏朝、商朝。请注意,这个时间是帝尧氏管理天下的时段。是“炎黄争帝”、黄帝氏胜利之后的时间。在商代,阏伯和实沈等伏羲女娲的子孙共同祭祀伏羲女娲等祖神。

3.png图3-1左,三星堆遗址出土的夏代底座带眼睛纹的豆。中,带眼睛纹的豆的底座,右,妇好墓出土之商代纺织女祖神龙袍上的眼睛纹

在今四川广汉的鸭子河畔的一片冲积平原上,三个黄土堆像被时光精心摆放的标点,分层夯筑的工艺比殷墟早千年,鹅卵石加固至今坚固如初,更暗合冬至日出方位,这可能和最早的天文历法有关。它们间距均等,呈西北、东南走向排列,最高处十余米,非常醒目。当地人们叫它“三星堆”。其年代经学者考证,它出土的早些文物至少到了夏朝。这可能是实沈一支核心人员在夏朝居住的地方,我此说的证据,就是三星堆夏埋藏物出土的底座有眼睛纹之高柄豆(图3-1)。眼睛纹是这以后商王族的重要纹饰(图3-2),应该是阏伯、实沈两支人都崇拜的东西。
今天的考古学家证实:三星堆三个土堆北侧的“月亮湾”,是古代另一段弧形城墙的残迹,它与土堆形成的夹角,恰好指向冬至日的日出方向。2014年冬至,考古团队曾在此观测:当第一缕阳光越过土堆顶端,会精准地投射到月亮湾的某个点上。这显然不是巧合。须知,伏羲女娲民族集团继承自少昊氏、颛顼氏的天文历法,所以传说伏羲女娲生了日月、四时,因此就可以从“三星堆”的设置上得到确认。
白虎星宿的参宿在白虎七宿中央尤为显著,它们亮度最高,是白虎星宿的标志。地上的它分层夯筑的工艺既然比殷墟早千年,可能就是当初实沈一支伏羲女娲民族分支的有意建筑——它恐怕就是最早一支由实沈人设立的白虎星宿之象征。商王族之所以认定三星堆这里是祭祀伏羲女娲的太阳神神庙庙址,可能就是实沈一支曾经在大禹建立的石城之前,参与了共工国太阳神神庙的管理。

图4-1.png图4-1 石家河文化遗址出土的太阳鸟承载日头巡天的玉雕

还有一点要强调的是:商朝的国徽、商王族的族徽,在一切和王族享有的青铜彝器上都有统一的反映:作为一头双身龙的伏羲女娲在国徽、族徽的中间,中间的两端是各一只玄鸟(鸟头蛇神龙),它说明:伏羲女娲繁衍的太阳家族在玄鸟的承载下巡天(图4-1。这里我有意选用了石家河文化的太阳鸟载日头玉雕)。如果诸位学者没有地位上的成见,马上就会明白,这就是三星堆二号坑出土的九个原名“铜兽面具”的九个太阳(日头。图5-1)其中有一个日头——它头中心戴着象征太阳山的圭璋,圭璋两旁生着两只角,一头双身龙的歧尾一左一右的在角的外端,它的脸就是日头,日头下颌的两端分别各是一只夸张变形的鸟头龙,鸟头龙的最下方是两朵变形的“c”形,象征天空的云彩。

图4-2.png图4-2 妇好墓出土饕餮纹夔足鼎上代表生了日月的伏羲女娲——一头双身龙和驮着太阳的两只玄鸟  

图5-1.png图5-1 在三星堆出土的九个日头之排在即将上岗之日头之后的几个太阳神

图5-2.png图5-2  三星堆出土的九个日头之一——即将上岗巡天的日头。它是象征伏羲女娲的两条龙同构的一头双身龙。日头的脸下是两只鸟头龙

图4-2是我选的妇好墓出土的青铜彝器上面的商朝国徽、商王族族徽,以为图4-1的对照。图5-2是二号祭祀坑出土的九个日头(图2-4)中即将代替旬神日头(图2-3)上岗巡天的太阳神。图5-1是九个日头其中离值日日子稍远的太阳神。

三星堆被谁破坏的?
答:我就此问题写了好几篇拙文,当然没有什么大的影响。最近有的巨椽说是周武王破坏的三星堆。依拙见,周武王灭掉商朝,心中就有点心理障碍,所以就留下来帝王的庶子武庚当作守祭之君。既然如此,周武王岂能会再破坏了祭祀伏羲女娲的太阳神神庙呢?商王族不是认为自己就是伏羲女娲的后人吗?再说,周民族不是说“我姬氏出自天鼋”——请注意“天鼋”一词过去被释为“轩辕”,其实我根据图像学原则,发现“天鼋”之下部之“黾”字象形“鼋”的后爪子之“爪”上有商代猫头鹰造型的覆爪毛。商代猫头鹰是玄鸟的本鸟,这就可见“天鼋”的天字应该释为“大”,“鼋”应该释为“奄”,“天鼋”本是竖写“大黾”构成的“奄”。奄国,属商王族,奄地所出的姜姓不仅是炎帝的姓,还是周王族母系的姓。(伏羲女娲民族集团之炎帝,是姜姓始祖。甲骨文中“姜”字由“任”与“女”组合而成,字面体现了姜姓源于任姓母系。炎帝的母亲叫任姒‌‌)。周武王正要攀附传说中的“大咖”,给自己夺权的合法性垫背,怎能才灭了商朝、封了守祭之君,又出尔反尔,捣毁祭祀伏羲女娲的太阳神神庙呢?
我曾写拙文数篇陈述蔡叔、管叔、霍叔“三监之乱”是三星堆太阳神神庙被捣毁的原因,其细节恕我不再赘述——周武王为安抚殷商遗民,保留商王之子武庚的一块地盘为祭祀商王族祖先的封地,并派三位弟弟管叔鲜、蔡叔度、霍叔处驻守朝歌周边邶、墉、卫三国,以监视武庚‌。然而武王在消灭纣王之后不到三年就匆匆去世,这时成王年幼,周公旦摄政,管叔作为长子,认为应按商代“兄终弟及”原则由自己继位,于是散布周公旦将篡位的谣言‌。这正好投合了武庚欲复辟商朝的夙念,可能因为他精通巫术、天文等等文化,就趁机联合“三监”及徐、奄等国叛乱——徐国、奄国都是商王族的发迹之地,更是伏羲女娲民族集团的根据地,于是周公旦等不仅剿灭了这两个参与叛乱的国家,还严厉处分了这两个国家的后人;周公旦非常明白“擒贼先擒王”的逻辑,于是就安排人捣毁了商朝阏伯、实沈两支后人供奉伏羲女娲、太阳神神庙,也就是一直让后人猜测不一的三星堆遗迹。   


王晓强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王晓强丨对三星堆文物研究的几点民间看法》 发布于2025-10-12

评论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