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宣丨七绝·中国近现代五十一位文化名人缩影(之三、之四) - 世说文丛

张宣丨七绝·中国近现代五十一位文化名人缩影(之三、之四)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郭沫若.png郭沫若(1892—1978)

郭沫若

《女神》光耀笼华夏,抗日北伐胆气横。
毁弃城墙盲决策,看风使舵御躬耕。

注:
1.《女神》是郭沫若从1919年到1921年创作的一部诗集,共57篇,代表作有《凤凰涅槃》《女神之再生》《炉中煤》《地球,我的母亲》等。初版于1921年,由泰东图书局发行。《女神》在诗歌形式上突破了旧格套的束缚,创造了雄浑奔放的自由诗体,为五四以后自由诗的发展开拓了新天地,成为中国新诗的奠基之作。
2.“毁弃城墙盲决策”:作为历史学家,郭沫若却认为古城墙作为封建时代的产物,已失去军事防御功能,成为城市发展的障碍。而新中国刚成立,资源匮乏,拆除城墙的砖石可用于基础设施的建设,缓解资源短缺问题。从1952年起北京外城墙陆续被拆除。该主张与梁思成、林徽因等保护派发生激烈争论,林曾预言“拆了真古董,将来一定会后悔”,多年后,这一预言被证实。

茅盾.png茅盾(1896—1981)

茅盾

《林家铺子》剩哀吟,荪甫终局避世尘。
文革十年趋静默,鸿鹄无奈仰星辰。

注:
1.《林家铺子》是茅盾1932年6月创作的短篇小说,原名《倒闭》,载《申报月刊》第一卷第一期,后收入短篇小说集《春蚕》。小说讲述江南小镇杂货铺林老板在战乱和剥削下破产的悲剧。揭露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黑暗现实。
2.“荪甫”指茅盾于1933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子夜》里民族资本家吴荪甫——20世纪30年代中国民族资本家的典型代表。他在与买办资本家赵伯韬决战中失败。无奈,选择离开上海往外地避暑。

写于2025年8-10月


张宣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张宣丨七绝·中国近现代五十一位文化名人缩影(之三、之四)》 发布于2025-10-16

评论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