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勇丨胶州城牌 头等火柴 - 世说文丛

张勇丨胶州城牌 头等火柴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1.png

与青岛相距73公里的胶州车站,在1936年之际改为胶县站。关于地名,早在民国二年(1913),即撤胶州,改为胶县。十年后的1923年,山东栖霞人李涟溪投资一万五千元,选取胶州车站的铁路线北侧,在原德军兵营的旧房中创办了洪泰火柴工厂。 
洪泰火柴运营后,“大爱国、金鸡、天官、金牛、剪子”等商标陆续投入使用。从目前的老火花可见,侧边基本显示“胶州洪泰火柴工厂”的字样,包括“中国胶州”的产地。既然地名已为胶县,那为什么仍在使用胶州的名称呢。

2.png

云南火花收藏家吴志雄先生藏有一枚稀缺的洪泰火柴“胶州城牌”商标,所见是带有这一城门图案的“头等火柴”。
据有关资料介绍,胶州的城门分为内城城门和外城城门。历史上的内城有3座城门,明洪武二年(1369)重筑内城时开设,东门“迎阳门”、西门“用成门”、南门“镇海门”。三座城楼之上都建有炮台,竖立旗杆。城门厚约半尺,门上布满大铁钉。城墙外有七八米宽的壕沟,易守难攻。
不复存在的外城,则有7座城门,清咸丰十一年(1861)为抗击捻军而筑。它们分别是东门“同德门”、西门“镇华门”、南门“永安门”、北门“阜安门”、东北门“奎光门”、西南门“顺德门”以及西南门与西门之间的“永顺门”。外城初建时为灰土结构,同治三年(1864)改砌以砖。
对照火花的主图,正是砖砌城墙的视觉效果。由此推测,图案所示有可能是外城的城门。与城门对应的副图,则标注了“胶州车站”的字样。但整体的车站站房,又与档案图片存在某种程度的差异。
1933年李涟溪病逝后,胶县的洪泰火柴厂由其长子李恩霖继承。但因他本人不善经营,生产一度中断。日占青岛后的1939年,工厂被迫出售,后来迁入台东并且以洪泰之名维继。 
以胶州城门和胶州车站为图的老火花,看似都早于“大爱国”等商标。至于更多的背景和细节,有待今后慢慢破解。
2025.11.13


张勇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张勇丨胶州城牌 头等火柴》 发布于2025-11-18

评论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