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强丨商代服饰(5) - 世说文丛

王晓强丨商代服饰(5)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绳龙冠

“绳龙冠”是拙我杜撰的名字。因为叫它“绳子帽箍”,妥帖却并不尽意,因为据我钻研结果,在三星堆之商代的文化环境中,绳子已经和龙图腾在认识意义上平等起来,商王族,认为像绳子这种方便而实用的全球最伟大发明,一定是自己祖先伏羲女娲发明的,传说“包羲氏之王天下也,”“做结绳而为网罟作结绳而为网罟”,这“结绳”难道不是需要先编结绳索吗?只因为如此,“绳”就是伏羲女娲先发明的。又加上伏羲女娲是兄妹兼夫妻,图腾共享,他们共享龙图腾——他们既然以龙为图腾,那么就是龙图腾之族发明了绳索,按中国人五六千年的习惯,可以以发明人代替其发明物,于是乎,绳索就可以借代龙图腾了!不信,看官你看看三星堆二号祭祀坑出土的太阳树,其下树的伏羲女娲合体龙图腾,不是绳索作为龙的身躯吗(图1)?
三星堆太阳树是商王族的伟大发明,太阳神匍匐下树的龙,是龙图腾和绳索异质同构的伟大艺术发明。这一点我的拙文频频指出,也许我人太微,言太轻,“万言不直一杯水”。其实今天的俗语“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其“蛇”和“井绳”的联系,说不定还是古代人龙蛇和绳索关系异质同构的提示呢!
依《易经·系辞下传》上说,绳索的伟大发明是伏羲女娲,的确这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只是像人活在空气里,忘记了空气的存在而已。要不你去查字典,凡是和“绳”字相关的重要词汇,一共有几百个?绳子的发明太伟大了,所以我杜撰“绳龙冠”一词似乎还可以。
古人很重视戴上冠子以示文明。据说冠礼起源于周代。这种起源大概是周人为了表明自己政权合法性而强调的理论。其实商代人戴冠子就很有讲究。“绳龙冠”一定有许多戴的讲究,因为后世将绳索围做“○”形,并在其中加以绳索作就的“十”字就有深奥的天文意义。这种天文意义一定继承自前代,大概继承自商代。其实大汶口文化就很讲究“○”中加“十”的符号,拙我认为大汶口文化的“○”象征着天,“十”象征着大地,大汶口文化的先民认为伏羲女娲生了天地。三星堆人戴“绳龙冠”有没有龙护卫人的寓意呢?就像金文的“旬”字,它象形着龙围卫着太阳。既然商代“日头”可拟人头,“绳龙冠”是否也有如此的意义呢(图3)?
图2-1、图2-2、图2-3是人戴“绳龙冠”三种角度的形象。
戴“绳龙冠”者,是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头像。青铜头像的底部呈三角楔形口,这似乎在模拟快刀由左右肩下刀砍削下来的头部形状(我私下琢磨,这可能模拟献祭的真实人头砍下的样子)。这个青铜头像有戴黄金面罩的情况,估计献祭的真实人头往往要戴上黄金面罩,使之像想象的太阳哪样。三星堆职亊人员想象要献祭给太阳食品,只是一个 “日头”样子的人头。这日头得到了人头献祭,就算得到了食品作为动力,工作起来就更有劲了。三星堆出土了许多戴着黄金面罩的青铜头像,估计那是代替砍下来的真人头来献祭的样子吧(图4)。太阳是金色的,故而人们想象太阳戴了黄金面罩,献祭给太阳的人头也可能佩带了黄金面罩。
也许戴这种“绳龙冠”的人应该是部落的邦君领主吧。
总之这种“绳龙冠”应该是社会身份较高者的冠子。今天四川的老农,不少戴似“绳龙冠”的,只不过绳索变成了毛巾而已——后人仿效前人的衣冠仍在,其中往往朦朦胧胧地含着前人的寄托和希望。

图片 3.png图1 三星堆的绳躯龙。这个标本可以证明绳索崇拜可以和发明绳索的伏羲女娲之龙图腾崇拜异质同构

4-6.png图2-1、图2-2、图2-3 戴“绳龙冠”者的三种角度。这个人头有戴金面罩的铸造痕迹

图片 7.png图3 西周初期金文“旬”字。它象形图腾龙抱着一个太阳——日头

1-2.png图4 左,三星堆出土的戴黄金面青铜罩人头。可能象征祭祀太阳神的真实人头。右,三星堆出土的戴在人头上的黄金面罩——太阳是金色的,故而人们想象太阳也是戴了黄金面罩的。


商代的兜鍪

兜鍪,就是头盔。当然它是今天军用钢盔的一种源头。
图5-1是山东枣庄市薛国前掌大遗址出土商代头盔。图5-2是台湾省“史语所”藏的商代头盔。图5-3江西新干大洋洲出土商代头盔。
图5-1之头盔装饰的兽头是水牛。卜辞中,商族始祖契被写作“兕”,象形一个叫契的人,头生水牛角。显然商王族自族群汇聚起来开始就有水牛崇拜。专家说,商族人当初生活的地方偏南,有较多水牛。在先商的二里头文化遗址,只发现过黄牛的骨骼。有的专家说,商王族祭祀用牲多用黄牛,而玉器雕刻和青铜铸造神牛是水牛,可见商王族崇拜水牛。专家又说:先商族属于上古时代特殊的“游牧族”,流动性很强,以牧牛为主,很可能先商民族就是骑着水牛发展的民族,像今天常见的国画“老子骑牛图”,就有一定的民俗根据。
江西新干大洋洲出土的水牛纹青铜彝器,最能说明这个民族的出处:水牛的双角之间有一象征月亮的“囧”字纹,这“囧”字如果是象征发光体月亮,哪可能是商王族重视母系的一种原因吧(图6),因为商代的《易经》当中,几乎大多“月”字,都借代女生。当然这件青铜钟,更可能是结束战争的响器——它是“鸣金收兵”的钟(翰音)——以老祖母女娲的名义收兵。但图5-1头盔上的水牛纹,最少的功能还是商王族军队的标识,它更可能是借助祖先图腾兕的凶猛以励兵(今南方还有斗水牛的风俗。水牛相斗,甚是凶猛)。
5-3江西新干大洋洲出土商代头盔上的纹饰是一头双身龙。一头双身龙是伏羲女娲的象征。这一件头盔纹饰的意义,有以祖神名义的意味。
一头双身龙一般是商王族的族徽或国徽的主题内容。如图7,过去人们一般称这青铜彝器上的纹饰叫“饕餮纹”。拙我认为它是商王族的族徽或国徽。请看,它的中间是象征伏羲女娲的一头双身龙,它也可以担当太阳的父母。它上部的角部各有一只玄鸟,那是驮起太阳巡天的太阳鸟。而图5-3之江西新干大洋洲出土商代头盔,正是这种意义的繁缛化——江西新干大洋洲出土商代水牛月亮纹钟。钟的上面铸有有一对鸟(它和相对一方残缺鸟是一对)。它应该就是《易经·中孚·上九》“翰音登于天”的“翰音”,它是战争中“鸣金收兵”的“金”。看官,伏羲女娲的神灵左右了商王族的战争,所以图5-3商代头盔,一定是商王族重要族系人员作战用的头盔:伏羲女娲子孙、商王族的全体利益都系于这个头盔的暗暗托付。
图5-1、图5-2、图5-3三种头盔顶部都有插羽毛的孔。后世头盔上所插羽毛,论讲究的是鹖的羽毛。鹖今称褐马鸡,这是一种被神化的鸟,很好斗。
商代的头盔插什么羽毛,暂还不清楚。

8-10.png图5-1 枣庄市薛国前掌大遗址出土的商代头盔。图5-2·台湾省“史语所”藏商代头盔。5-3·江西新干大洋洲出土的商代头盔

图片 11.png图6 江西新干大洋洲出土的商代水牛月亮纹钟。它恐怕是《易经·中孚·上九》“翰音登于天”的“翰音”,是战争中“鸣金收兵”的“金”

图片 12.png图7 过去这种青铜彝器上的纹饰一般叫“饕餮纹”实际它是商王族的族徽或国徽。图5-3之江西新干大洋洲出土商代头盔,正是这种意义的繁缛化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王晓强丨商代服饰(5)》 发布于2025-11-5

评论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