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 学者收藏篆刻古籍姜寿民 王作亮丨遗世独立的学者型书法篆刻家姜寿民夫子(九) 从汉朝到清末,两千年,“经学”一直是读书人的必修课,进入二十世纪,随着科举制的废除及社会的各种大变革,经学式微,渐渐成为绝学,目前,没有几个人愿意,也没有几个人能... 阅读(24)评论(0)2024-12-6 赞(0)
人物 学者书法独立篆刻姜寿民 王作亮丨遗世独立的学者型书法篆刻家姜寿民夫子(八) 二〇二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二〇二四年元月三日,青岛市委宣传部、文联主办,青岛书协承办的《但开风气——青岛近现代名家书法遗墨大展》,于青岛画院美术馆展出。 参展者从二十世纪初旅... 阅读(45)评论(0)2024-11-29 赞(2)
人物 学者书法篆刻姜寿民说文解字 王作亮丨遗世独立的学者型书法篆刻家姜寿民夫子(六) 姜先生的藏书,绝大多数是中国古代图书分类四部里的典籍,这里著重介绍“经部·小学类”。 “小学”的概念,不要说古今不同,就是古代,宋人和清人的定义也大不一样,乾嘉以降,小学,指的... 阅读(92)评论(0)2024-11-12 赞(2)
人物 学者夫子书法独立篆刻 王作亮丨遗世独立的学者型书法篆刻家姜寿民夫子(五) 称寿民夫子为“学者型”书法篆刻家,理由有二,一是他的丰富的、高质量的藏书,一是他的学术成果。 这里先略说藏书。 姜先生的书房是以典型的传统文人的藏书为基础构建起来的,又有着... 阅读(97)评论(0)2024-11-5 赞(1)
人物 学者夫子书法独立篆刻 王作亮丨遗世独立的学者型书法篆刻家姜寿民夫子(四) 古训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说的是成就一个文人的两个必要条件,这两点,姜寿民先生青年时期就初步做到了。 这里略说“行路”。行路,不是当代人所谓的旅游,上车睡觉,下车拍照,虽能无远弗届,却一问... 阅读(96)评论(0)2024-10-25 赞(4)
人物 学者书法篆刻姜寿民精美 王作亮丨遗世独立的学者型书法篆刻家姜寿民先生(三) 姜寿民夫子 笔者的藏书中,有两册王铨吾先生的遗书,扉页的题字,书法俊雅,卷首的钤印,方方精美。这位王先生是什么人?询之亲朋,多不识,一日拜晤姜先生,说起王铨吾,先生冲口说道:“我十五岁... 阅读(98)评论(0)2024-10-19 赞(4)
人物 学者夫子书法篆刻姜寿民 王作亮丨遗世独立的学者型书法篆刻家姜寿民夫子(二) 姜寿民,字悯生,别署江涵、别木山馆主等,祖籍山东荣成县石岛镇姜家疃,一九五一年十二月出生于青岛的一个中医世家,祖父、父亲均精于医道,祖父曾开过药铺,家境殷实。 父亲姜永康,一九二三年生,... 阅读(109)评论(0)2024-10-16 赞(3)
人物 孤独学者书法篆刻姜寿民 王作亮丨遗世独立的学者型书法篆刻家姜寿民夫子(一) 姜寿民夫子(1951-2023) 二〇二三年初秋,姜寿民先生在寂寞中孤独地离世,享年七十二岁。 其时,距他亲手镌刻的“壬午辞客”印章所示的时间(二〇〇二年),整二十一年,距他最末次公开发表论文的... 阅读(153)评论(0)2024-10-13 赞(4)
往事 莱州杜宗甫民革篆刻掖县 北冥有鱼丨“三绝一身”杜宗甫 转眼间,杜老逝世已近三十年了,他的诗书画印、他的音容笑貌,已经在人们的印象中渐去渐远,一些正式出版的书画家辞典里查不到他的名字,因为他不是书协或美协会员。在画廊和文化市场,他的作品很少且不为藏家所识,因为没有人为他“包装... 阅读(1104)评论(0)2023-9-18 赞(6)
往事 王梦凡书法篆刻市长推荐 胶澳子丨李慕市长举荐王梦凡的故事 山东高密真是个人杰地灵的地方。春秋时的晏婴,清代的刘墉及当代的莫言均出自高密,青岛的书法家王梦凡先生也是高密人氏。 王梦凡(1926—2007),曾任青岛书法协会名誉主席、青岛印社社长,青岛书法五老之一。12岁入杜宗甫... 阅读(718)评论(0)2023-8-3 赞(1)
索引 学者夫子书法篆刻姜寿民 王作亮更多作品 返回首页 遗世独立的学者型书法篆刻家姜寿民夫子(九) 遗世独立的学者型书法篆刻家姜寿民夫子(八) 遗世独立的学者型书法篆刻家姜寿民夫子(七) 遗世独立的学者型书法篆刻家姜寿民夫子(六) 遗世独立的学者型... 阅读(126)评论(0)2023-3-11 赞(3)
人物 书法篆刻九三张维柱市北区 刘开明丨植根于社会的书法家张维柱 张维柱是九三学社和市北区知名的书法家。 张维柱学书法缘于读中学时的一件小事。初一开学时,他用挂历纸包好书皮,拿起毛笔在上面写下几个字,恰巧被兼教书法的历史老师看到。老师就说,“你的字写得有点灵气,以后跟着我练... 阅读(931)评论(0)2022-12-20 赞(3)
随笔 书法苏白方寸篆刻张叔愚 赵守高丨我的两枚人名篆刻章 篆刻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方寸之间,气象万千。 前些日子,在一个学校的宣传橱窗上看到,篆刻与书法、国画、京剧等列在一起,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进行宣传。足见其地位之高。 中学时,出于个人爱好及对汉字四体的接触,曾操刀在滑... 阅读(1214)评论(0)2021-8-19 赞(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