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 大窑沟阳台退休新居憋闷 李鸿春丨母亲新居窗前的十五灯火 癸巳正月十五,陪92岁的老娘在她的新居过十五元宵节。 儿子和我弟弟抱着两大抱鞭炮下楼去燃放,我陪着老娘站在阳台窗前观赏。 去年夏天,拖了三四年的快速路拆迁异地安置终于交房了,母亲急伙伙催着住进了八十多平方的新居,她异... 阅读(157)评论(0)2025-7-1 赞(5)
往事 大窑沟老娘过年鲅鱼海兔子 李鸿春丨年是什么老娘就是年 我们姐弟称呼母亲依老家的习俗小时候叫娘,成年后叫老娘,以至我妻子婚后进门后叫妈,我心里听着隐隐还有点别扭,好像不怎么实诚似的。 腊月二十二的下午,九十多岁的老娘给我电话说,同志儿哟,别忘了明晚来家吃饺子。我说:老娘呀,... 阅读(151)评论(0)2025-6-24 赞(4)
往事 大窑沟铁路日照日式吊铺 李鸿春丨大窑沟记忆(4) 老屋 我家的老屋在大窑沟。在铁路桥西,青岛当地人俗称水门桥洞子西。老屋是一座日式二层小楼,楼上一共三间房,住着三户人家。我家住东间,大约十二三个平方米,东窗外是楼下门洞的顶层,大约六七个平方来,正好成了家... 阅读(130)评论(0)2025-6-19 赞(3)
往事 约会大窑沟篮球回力鞋业余 李鸿春丨大窑沟记忆(3) 回力球鞋 1970年代初,我参加工作不久,工资是二十一块五,学徒工。一个星期天,我的姨夫来青岛参加军区篮球赛,返程时来看望我父母亲,看到我正在洗刷自己的一双黑布鞋,很费劲地用白粉笔头涂鞋边的白边时,就从提... 阅读(166)评论(0)2025-6-9 赞(3)
往事 咸菜大窑沟煎饼日照青年 李鸿春丨大窑沟记忆(2) 惬意的煎饼 煎饼是我的祖籍老家日照地区老百姓的一种传统美食。由于它的保存期长,顶饥耐饿且制作简单,它一直是穷人家的粗粮主食。煎饼的起源我没有考究,在山东泰安地区流行的是一种黄咔... 阅读(213)评论(0)2025-6-5 赞(8)
往事 大窑沟音乐中山路火车铁道 李鸿春丨大窑沟记忆(1) 大窑沟 大窑沟位于青岛市中山路最北端,冠县路铁路桥以东区域。20世纪五六十年代除了济南路口的6路公交车终点站冠以“大窑沟”站名外,再没有一处道路、店铺叫这个名。但它一直鲜活地跳跃在青岛老市民的口语中... 阅读(186)评论(0)2025-5-28 赞(4)
往事 大窑沟中山路明治轮廓山东町 张勇丨中山路的老照片 这枚中山路的街景明信片,依照标注的“青島山東町”字样以及远处建筑的轮廓,可框定为日本第一次占领青岛期间的拍摄。如此算来,已是百多年飞逝而去。 图片中最左边的商家,墙体有竖列的“内外藥... 阅读(768)评论(0)2024-2-20 赞(2)
往事 啤酒庚子大窑沟塔楼小港 李鸿春丨我亲历的两个庚子年 庚子年是中国农历甲子中的一个干支纪年。天干地支从甲子到癸亥共有六十对,俗称一个甲子。我是1952年出生的,1960年逢上了庚子年,当时已记事,那忍饥挨饿留下的记忆,至今难以褪去。今年2020年又是庚子年,... 阅读(1566)评论(0)2020-9-23 赞(6)
言说 大庙山小鲍岛大窑沟小麦岛大山 阿杰丨青岛话里的“大”与“小” 青岛话里有不少带“大”“小”的词语,在地名上尤其突出。而且地名里往往有一些成双成对的名字,大致上有大,也有小。如“大港—小港”(还有中港)“大村庄—小村庄”“大鲍岛—小鲍岛”“大麦岛—小麦岛”“大公岛—小公岛”“大珠山... 阅读(2293)评论(0)2020-6-8 赞(6)